不管怎么说吧,关于王宣父子,投降该如何处置,不投降该如何处置,朱元璋早就定的清清楚楚了。
王宣无论是投降,还是不投降,甚至是诈降,都翻不起什么水花来。
比如现在,王宣要投降,按照朱元璋的定计,就是全军突然前进,把沂州围了。如果王宣不马上投降,吴军就直接攻城。王宣投降呢?城中的大小官员,全部送往应天。然后,王宣麾下普通的军士,和吴军按照一比二的配置,守护新占之地。精锐的军士,分散并入朱标的北伐军中。如此一来,王宣所部,就算被朱标一口吞下,也没什么后遗症了。
徐达道:“既然上位早有旨意,咱们就依计行事?”
朱标却微微摇头,道:“诶,那却不然。按照父王的旨意行事,虽然我军已立于不败之地,不会出什么大的纰漏。但是……如果王宣占据了沂州城,然后让他的儿子去莒州和密州,继续抵抗怎么办?如果他的儿子跑了怎么办?别忘了,我给王宣的通牒,是如果他首鼠两端,那是要杀全家的!事到临头,岂可食言!”
常遇春最爱杀降,闻听此言,眼前大亮,道:“好,说杀王宣全家,就一定要杀他全家!大将军这话,真是痛快!世子你就说吧,咱们现在,到底该怎么办呢?”
没错,朱标要杀王宣的全家。
在历史记载中,王宣一方面遣使诈降,一方面坚决抵抗。
吴军识破了王宣的奸计,大举进攻。
王宣实在难以支撑,选择了投降。
投降之后,王宣表示,他的三个儿子,王仁、王信、王通,虽然早已带着家眷,前往苣、密等州组织抗吴兵马,但他可以写一封信劝降三个儿子。
吴军相信了王宣,派镇抚使孙惟德为使,带着王宣的亲笔信,前去劝降。结果,尽管王信等人眼见沂州如此快陷落,明白了双方的巨大实力差距,但还是不肯降吴。他们斩杀了吴使孙惟德之后,带领少数心腹,连夜去山西投奔王保保。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