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璞原来是国子监最出色的学生之一,被朱元璋派到朱标身边效力。
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才思敏捷、倚马千言,曾经和国琦、张杰几个国子监学生一起,草拟了那份《平元都捷表》。后来,朱标就一直将他带在身边,草拟各种公文。
用后世的词儿来说,王璞就在朱标身边的角色,就是文字秘书。类似于,经常为朱元璋草拟诏书的翰林大学士詹同。
不管怎么说吧,王璞的职位不但清高而且贵重,还能参与机要,算是传统文人最为向往的职司之一了。他自从上任以来,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不说,为了做好这份工作还努力学习蒙古、高丽、吐蕃、交趾等各种番邦的语言文字。短短几年,竟成为大明有名的通译之才,在大明朝廷中甚有名望。
“臣王璞,参见殿下!”
“免礼,坐。”
“谢殿下。”王璞在朱标左侧的一张小桌前坐下,那里摆着一些公文,以及文房四宝。
王璞执笔在手,微微躬身,道:“不知殿下,有何吩咐?”
朱标道:“如今,大雪纷飞,道路难行,我军继续向南进攻高丽已经不可能。所以,这个冬天,我军最大的任务,就是争取高丽民心,彻底将高丽消化。如今孤有四道旨意,你润色一下,说给高丽人听。注意,这四道旨意,要分别拟成两份。一份是华夏文言,以晓谕高丽贵人豪强地主。一份是高丽俗语,说给高丽的平民百姓乃至于奴隶听。”
华夏对高丽影响甚深,高丽贵人们都是读四书五经的,对华夏的语言文字并不陌生。但高丽的下层人物,没受过什么教育,对华夏语言文字就不甚了了了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