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我,气运太子,开创大明盛世 > 第695章

第695章

一言以蔽之:华夏本土,和新占区的措施,不可能是一样的。“大明子民”的含金量,是相当高的!

……

……

其次,就是这些新占之地的官府设置问题了。

如果大明皇子们足够多,足够给力的话,分封也不是不行。毕竟,高丽的语言、文字、风俗和文化,与华夏有着很大的不用。要将高丽彻底吞下,至少需要几十年的水磨功夫。

但问题在于,朱樉、朱棡、朱棣这三位皇子立的军功,实在是不足以封亲王。难道,朱标要破格提拔某位兄弟,让《大明藩王律》还没执行,就成为一张废纸吗?

而且,朱樉、朱棡、朱棣心高气傲,也看不上高丽。其一,不因军功封王,他们丢不起那个人。其二,高丽三面环海,剩下的一面连通大明,根本就没办法扩张,他们中的某人受封高丽王是得意了。但让某人的子孙后代,如何扩张,如何得意呢?其三,高丽其实受华夏影响甚深,算是最容易统治的异域了,捏软柿子有什么意思?

所以,朱标和朱元璋通过“小青”书信往来,最终决定,还是将高丽纳入大明朝廷管辖之中。

很快地,大明高丽行省的大都督就确定下来了:曹国郡王李文忠。而且,朱标对李文忠有交代,只要他不犯什么大错,有生之年就永镇高丽了。而且,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他的儿子李景隆,朝廷会特殊加恩,继任“高丽行省大都督”之职。父子两代治高丽,也算相当不错了。

李文忠以下呢?

高丽总的来说,就是五道二界。“北界(西界)”,也就是铁岭以北的位置,本来就被大元统治了百年,这次直接回归大明,建立“铁岭卫”统治。

所以,高丽行省的管辖范围,就是五道一界。

其中,杨广道大都督,是平定天下过程中立下无数大功,以及在平壤之战中立下大功的荥阳侯郑遇春!

全罗道大都督,在平定天下过程中立下无数大功,又在全州之战中立下大功的杨璟!

庆尚道大都督,在平定天下过程中立下无数大功,全州之战中立下大功的郭英!

交州道大都督,在平定天下过程中立下无数功劳,在平定高丽过程中也立下一定功劳的,朱元璋的义子何文辉!

西海道大都督,是平定天下过程中立下一些功劳,在平纳哈出战斗中立下大功的燕山卫指挥使濮英!

东界大都督,在平定天下过程中立下一些功劳,在平定高丽过程中也立下一定功劳的,朱元璋义子徐司马!

这些人和李文忠一样,不出意外,父子两代世袭此职!

必须说明的是,高丽行省虽然有些特殊的律法,但总得来说,算在华夏本土之内,这些人父子世袭此职,还是要受到不少的制约的,权力不如真正的分封。

但话说回来,高丽既情况复杂,又天高皇帝远,比在内地为官受到的约束要小多了,说是“分封”也不是不行,可以称作“小分封”吧。

《大明藩王律》发布五年了,朝廷没有分封朱氏子孙,却先“小分封”了外姓?

消息传出,那些大明勋贵,乃至于将佐们,当真是摩拳擦掌,兴奋异常!无不期盼着,下一场战争的到来!

李文忠、濮英、郑遇春、徐司马这些被“小分封”在高丽的功臣们,更是感激涕零,下定决心,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父子两代人的时间,彻底将高丽变为华夏熟土!

当然了,有将还得有兵。

朱标决定,投降高丽的数十万军士,只保留五万精兵,其余全部遣散回乡。另外,大明留下十万大军驻扎,其中常备军五万,屯田兵五万。并且,鼓励这十万留守的大军,在高丽开枝散叶,永驻此方,为大明高丽行省子民。

那么,这些留守的大明士兵,愿意吗?

(https://www.xvqianqian.com/4276/4276487/13560970.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