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属粤中行政区管辖。
1956年,属中州市管辖。
1958年11月,东元县曾短期隶属粤州市。
1959年1月,东元县划归佛州专区。
1963年6月,东元县又隶中州市管辖。
1985年6月,东元县经政务院批准列为经济开发区。
1985年9月,政务院批准撤销东元县,设立东元市(县级),仍属中州市管辖。
1988年1月,政务院批复将莞州市升格为地级市,直属广粤省管辖。
元城能在距今1700多年的三国时期建郡,不仅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更是天朝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称之为是广粤历史文化名城并不为过。
据不完全统计,元城有港澳同胞120万、海外华侨30万,是华侨之乡,另有音乐之城、科技之城、博物馆之城、国家森林城市等称号。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名单之中,元城赫然在列。
撇开那些有的没的历史文化不提,在地质构造上,元城位于罗浮山断缘。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貌以丘陵台地、冲积平原为主,丘陵台地占44.5%,冲积平原占43.3%,山地占6.2%。东南部多山,尤以东部为最,山体庞大,分割强烈,集中成片,起伏较大,海拔多在200至600米,坡度30℃左右;中南部低山丘陵成片,为丘陵台地区;东北部接近丁江河滨,陆地和河谷平原分布其中,海拔30至80米之间,坡度小,地势起伏和缓,为易于积水地区;西北部是东江冲积而成的三角洲平原,是地势低平、水网纵横的围田区;西南部是滨临江口的江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而低陷,是受潮汐影响较大的沙咸田地区。元城有海岸线115.94公里(含内航道),海域面积15000公顷,浅海滩涂面积4500公顷,主航道岸线53公里。
东元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夏无冬,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温差振幅小,季风明显。
2005至2009年,年平均气温为23.1摄氏度。其中最暖的2006年年平均气温为23.6摄氏度,最冷的2008年年平均气温为22.7摄氏度。平常年份当中,最冷为1月份,最热为7月份。年极端最高气温37.8摄氏度、最低气温3.1摄氏度。
遍观元城,日照时数充足,2005至2009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73.7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2%。其中2009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059.5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46%,最少是2006年,仅有1558.1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35%。平常年份当中,2至3月份日照最少,7月份日照最多。
元城雨量集中在4至9月份,其中4至6月为前汛期,以锋面低槽降水为多。7至9月为后汛期,台风降水活跃。2005至2009年年平均雨量为1819.9毫米。最多为2008年,年降雨量2074.0毫米,最少为2009年,只有1547.4毫米。
综合以上数据及天文气候纪录可知,元城常受台风、暴雨、春秋干旱、寒露风及冻害的侵袭。
此时说起这些,是因为我和灯龙遇上台风了。
是幸运,还是倒霉,我说不清楚。
(https://www.xvqianqian.com/4280/4280218/11110787.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