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直都在安静流逝,既不会刻意等人、也不会刻意走得太快。当我们商量妥当,时间刚好过去25分钟。
我们想过让同卒跟那个8级的天谴者进行交涉,尝试借其力量去对付其他诳兽首领、伺机让那个天谴者死亡召出天谴,但是这个方法太过阴险、太耗时间,不符合我们的时间要求。
我们想过让黄大哥跟那个8级的天谴者进行试探性攻击,藉此引出另外2个天谴者、争取一网打尽,但是这个方法太过冒险、太过粗暴,不符合我们的实力要求。
我们想过让潘阳潜行再作深一步的调查,并由我们制造机会、让潘阳施展致命一击,但是这个方法太难实施、可能会让我们付出沉重代价,不符合我们的安全要求。
我们想过让我向那个天谴者进行交涉,尝试与其进行交易,在可以接受的代价范围之内、请其自愿召唤天谴,但是这个方法毫无原因地被否决了,不符合我们的共事要求。
不用说都应该知道,这几个想法分别是同卒、黄大哥、苏瓷和我想出来的。因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致命隐患,所以都没有采纳。思前想后的结果,我们做出了一个折中的决定,就是由黄大哥向那个天谴者提出交涉商请消耗荣誉值召唤天谴。
对我来说,这样的方法是最安全的。虽然有可能导致我们的位置被暴露,但如果交涉成功就可以不用劳师动众地再打一架,如果交涉失败还可以再考虑要不要打一架,可谓是进退自如、实属上上之策,值得一试。既然有了方法,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借用同卒的口头禅来形容:很简单。
首先是由黄大哥根据那个天谴者的具体位置指引灯龙向稍微远一点的地方进行移动。这样做,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保持跟那个弑天者的距离,避免引起过分警惕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安全系数。
接着是由黄大哥跟那个天谴者进行交涉,由我们为黄大哥护法。这样一来,难免显得我们无所事事。这样的我们,在状态上有点像是无辜而八卦的吃瓜群众。
大概很多人都不知道,所谓“吃瓜群众”,最开始源于一个公路新闻,因为记者采访一个老伯,老伯说“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当时在吃西瓜”,后来有人对那个采访评论说“我只是一个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吃瓜群众”的说法才开始流行开来,常有人将“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用于形容围观某事物的人。
再后来,“吃瓜群众”的说法在网络中被人们广泛滥用,意义已几乎等同于“群众”,并加以任意形容词来修饰,比如目睹了整个事件的吃瓜群众、吃瓜群众早已看穿了一切、吃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此等等。在网络论坛中,人们发帖讨论问题,后面往往有一堆人排队跟帖,或发表意见,或不着边际地闲扯。不发言只围观的普通网民也被称为“吃瓜群众”。人们频频以“吃瓜群众”自嘲或互嘲,用来表示一种不关己事、不发表意见仅围观的状态。
流行词语是潮流文化的一种,当一个流行词语被人们传说念叨得太多、新鲜劲过去之后,人们就会开始传说念叨另一个流行词语,“吃瓜群众”这个说法并没有成为例外。然而,就算人们不再在乎群众是否吃瓜,“吃瓜群众”的状态和心态都会持续存在。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