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某些人知道我的想法,应该会说我是个疯子。毕竟,气是很高大上的。气之所以高大上,是因为气功。
气功一词古已有之,词义不定,大概就是通过特定的修炼方法使机体的组织、器官在功能上更加有序化与协同化的生理变化过程。
古时,各家具体功法传播范围很小,而气功一词比具体功法的传播范围还要小。现代正好相反,气功一词的传播范围要比具体功法的传播范围大的多。
如今不少人认为,气功是深呼吸疗法。实际上,气功锻炼包括调心、调身、调息这3类手段,而每一类手段又有多种方法,深呼吸只是众多呼吸锻炼方法中的一种。
客观而言,修炼的方法不同必然导致生理变化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就是气功的生理效应。由于这是通过心理活动使生物能对机体或事物产生作用,气功学也被不少人称之为心理物理学。
天朝古代气功文献资料浩如烟海,在道家、武家、医家的书记文献中都有大量记载。相关挖掘整理工作是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不仅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医学、气功学及古汉语、现代汉语等方面的知识,还要求研究者有较高的气功功底。当然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专家们是可以胜任此项工作的。
经过专家们的努力,像我这么普通的普通人才可以得知:天朝气功有几千年的历史,但是气功这个词却首先见于晋朝《灵剑子》一书。
晋朝及以前,气功是用以练气修德、很具体很实际的。可是晋朝以后,宗教在天朝兴盛起来。宗教利用了气功,把气功神秘化,并使之可以修炼成神、成仙、成佛的功法。如果翻开天朝气功史,可看到晋、隋、唐这一时期有很多人用气来命名的著作,如《气诀》、《气经》等。书中写的都是练气、用气的内容。《气经》中讲了几十种练气、用气的方法,连发放外气的方法都有,名曰布气。
周所周知,打仗的时候是不会有神、仙、佛出来保佑普通将士的,相较而言,普通将士宁愿相信气功可以保命杀敌。金、元时期,为了抵外族侵略,习武人士纷纷将气功的修炼用到武术上,逐渐形成了武术气功。随着武术气功的兴起、随着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淡漠,气功逐渐从宗教里面分离出来。人们谈起气功,就会重新谈起养气、练气。
宋代时,人们开始将养气、练气统称为“吐纳”。随着武术气功的进一步发展,武当派、少林派逐渐形成。清末是,武当派、少林派都有关于气功的著作。其中《少林拳术秘诀》有专章明确指出:气功之说有二:一养气、一练气。
明清以后讲究练气的人比较多,到民国初年,搞所谓气功的人就多了。很多医生通过学练道家、佛家功夫,把气功用到医疗上来,称之为“气功疗法”。1934年出现《肺痨病特殊疗法——气功疗法》,1938年出现《气功治验录》、“气功治疗院”。
20世纪50年代,有个老干部叫刘贵珍,习得传统气功功法,尤其在治病方面疗效甚好。在河北省卫生厅的同意和支持下,刘贵珍将自己练功与多年临床经验予以总结,制定了《气功疗法实践》。该书在卫生部的关怀下,正式出版并在之后译成外文,气功疗法在国内外传开。从此,气功才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气功神秘世界的一扇大门。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