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专家的解释可知,哥特式建筑起于11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3至15世纪流行于欧洲。在欧洲主教座堂、修道院、教堂、城堡、宫殿、会堂以及部分私人住宅中,常见哥特式风格。其基本构件是尖拱和肋架拱顶,整体风格为高耸削瘦,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
18世纪,英格兰开始了一连串的哥特复兴,蔓延至19世纪并持续至20世纪,主要影响教会与大学建筑。哥特式大教堂等无价建筑艺术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也成了一门关于主教座堂和教堂的研究重要学科。
客观而言,为数众多的哥特风格作品的艺术价值是非常高的。哥特式建筑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对后世其他艺术有重大影响,其魅力来自于比例、光与色彩的美学体验,通过对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过对数与色的象征性理解营造灵魂摆脱俗世物质的羁绊、迎着神恩之光向着天国飞升的视觉享受效果。
虽然哥特式的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其终究是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黑夜、诅咒、吸血鬼等为标志性元素的艺术,整体风格都用黑暗、恐惧、孤独、绝望为艺术主题,着重刻画内心世界神圣与邪恶的边缘、描绘在爱与绝望之间的挣扎、嘶叫、痛苦和清醒的情感,在社会上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比如在文学方面,哥特小说在浪漫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达到繁荣,但其并不像一般浪漫主义那样从正面描绘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是通过揭示社会的邪恶和人性的阴暗面来深入探索。
比如在音乐方面,哥特式音乐充斥着阴暗、颓废、冰冷、恐怖、压抑、沉郁、绝望、厌世的气氛,主要表现对死亡和黑色的向往情调。既带有精细的美感,同时又在音域层面上大量使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对于传统音乐极端蔑视。其歌词在表演概念层面展现着生命与爱欲的荒凉、对现实状态的厌弃以及追求心灵深渊的奇诡乐趣。
比如在着装方面,哥特式风格虽然没有统一的制式设计,但主要元素包括黑色、深色的衣服、银饰、黑发、红发或浅色的金发、苍白的皮肤、黑色的唇膏和眼影,配物包括十字勋章、五芒星、十字架、斗篷、披肩等。概括而言,是以深色为主、以病态及情色为辅的服装风格和类型。牵强地说,这跟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非主流文化有一定的渊源关系。
哥特式风格造就了丰富的文化财产,这是毋庸置疑的。哥特式风格致残致死青年才俊并诱发违法犯罪行为,这是不可估量的。
也许会有人指出,说青年自残自杀犯罪的行为在每个年代每个地方都会发生、跟哥特式风格没有关系。
这一点,说实话,我无力反驳。不过,我希望人们在对哥特式风格、哥特式城堡表示赞赏和向往的时候,可以尽量少一些阴暗的观念和想法。毕竟生活终究只是生活,不必过分追求艺术化的,还是快乐一点比较好。
(https://www.xvqianqian.com/4280/4280218/11110756.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