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城
然而,让经年始料不及的事发生了。由于靖王已经宣布登基,对于经年复还的消息,人王故旧多保持了观望态度,他们在观望这对叔侄权力之争的走向。向经年宣布效忠、第一时间表态的,多为边境守将,这些人匆忙打点行装,信誓旦旦地向智远城进发。
其实,因势利导,出现这种情况不难理解。中原诸将地理位置优渥,粮草足备,不管谁是主子,对他们的现有情况影响不大。但边区情况就迥然不同了,基本上都是苦寒之地。平时外有戎夷蛮族虎视眈眈,内有时刻来自灿阳的权力倾轧,弄不好就会稀里糊涂地被撤换或者掉脑袋。而且自始祖人王便定下铁律:边境守将无王令不得随意调动。所以,这些边关守将的命运就注定了,要么被中途换掉,要么在边地了此一生。
可是,此刻情况变了,如今勤王令一出,情势大变,可以名正言顺离开这苦寒的边邑了。这是少有见识的人就可以看出来的事,目光长远点的,认为经年是仅存的皇子,一旦勤王有功,从此翻身加官进爵也是大有可能。
所以,赌一把的人也不在少数。就算混得不好,最差的情况和现在也差不了多少。不管了,就这么决定了!
勤王令一出,好的方面固然是人心汇聚,力量聚集,同时也带来其他深远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临近的烟阳王、鬲津候,这些“四王之乱”的始作俑者不会放任经年做大,很快就有了动作。其次,经年过早地暴露出来,进一步加剧了靖王和兴王等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幕后的勾心斗角开始逐渐走向了台前。第三,经年的高调回归,一下就吸引了中州各势力的注意,为忘川从海外返回中州创造了时间和空间条件。最后,大批的戍边力量涌入中原,边塞小股力量趁机侵入,盘踞在天府地周边,给百姓带来巨大苦难的同时,也使以后的中州势力角逐更加复杂。
都灵很快就接到了智远城来报,但是随着兴王身体每况愈下,都灵内部对于经年的态度两极分化。于姬本想借此机会为安歌立功,借以增加上位的筹码,结果平叛不成,还捅出来个皇子经年,现在骑虎难下,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在众人的争执下,病入膏肓的兴王左右为难,迟迟没有对经年做出答复。把持朝政的于姬也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她干脆把责任都推给了锦佑,希望他能够相机而动。
迟迟没收到都灵的消指示,锦佑只能耗在智远城,但一直这么熬下去也不是办法,心里一直盘算着撤兵的事宜。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还没等锦佑动身,烟阳王的人马就到了!
智远城众人正在帐中议事,言语间,怡安或多或少地在为下一步离开作着铺垫。
“报!一支军队正向我部靠近,前锋已距此不足五十里!”随着这一声探报,锦佑和怡安明白,他们现在想走也走不了了。
“可看清对方服饰旗帜?”文东斜过脸来。
哨兵:“红蓝旗,浅色行装。”
溪枫看了看经年,眉头皱起:“烟阳王赵金的人。”
“有多少兵马?”文东又问。
哨兵面露难色,有几分惊惧:“三万有余。”
溪枫长叹:“来得真快。”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