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绝
大青末年,社会动乱,烽烟四起,始祖人王崛起,逐青而建大人。作为前朝“余孽”,残余的大青势力几乎被剿灭殆尽。青人走投无路,一小撮历尽千难万险翻越栖霞岭到达了这极荒之地。
这里是被中州遗忘的地方,也是离文明最远的地方。他们是第一批到达这里的开化人。
面对肆意穿行的猛兽和茹毛饮血的野人,青人的处境曾无比艰难,然而经过置之死地的卓绝奋斗,一百多年过去了,他们驯化野兽,教化野人,克服无数困难,终是繁衍生息了下来。
青人自知没有实力再回到岭内,经受过家破人亡的颠沛流离,他们也不想再回去。随着知情长者的离世,当权者便有意抹掉过往,荒原人渐渐淡忘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系,只剩下坊间的只言片语。
在青人的刻意引导下,荒原人从未有人踏入岭内半步,他们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乐业”。慢慢的,栖霞古道变得只存在于民间轶史,口口相传中,无人通衢。除了有意的人为原因,天公也成人之美。气候变幻,栖霞山云蒸雾绕,山谷中瘴气累年沉积,加上山中的山戎人对荒原人猎杀成性,想要从荒原进入岭内更是无法通行。
起初,几代人王曾组织过兵马进入过栖霞古道,但瘴气甚厉,毒物丛生,损失惨重,一连几次都无功而返。屡次失败后,大人为了永绝后患,一了百了,便将领路的青人以及抓到的前青余众,统统押至山中处死,留下了湔冥幽境的累累白骨。尸体腐烂,恶臭盈天,夹杂百病,使得山中瘴气更甚。“入栖霞不复生归”的谶言更是从此传开,令人谈之色变。
为了掩盖自己犯下的滔天罪恶,大人严令各类人员进山,各种书卷里更是将这里记载成万恶之地,利用恐惧彻底抹去了前青的痕迹。
一边是隐藏行迹,人间蒸发,一边是掩盖事实,闭口不提,于是栖霞岭便成为了世人眼中的生死禁地。
然而,随着中州战乱加剧,民不聊生,近年来,冒险进入栖霞古道的难民逐渐增多。其实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如果还有去处,谁也不会选择这里。
湔冥幽境瘴气萦绕,大部分人便葬身在这里。
如果有幸抵得过瘴气,过了幽境,便抵达了清泠溪。溪边草木不生,水流静缓,毒蛇血蛭游于其中,传言毒蛇血蛭都为蛆虫所化,皆为剧毒。两岸常蹲守熊罴巨兽,待猎物前进无路或中毒身亡时分食其肉。最早溪上有简易木桥一座,原为山戎人所搭,山戎人出山效力安渝后没人打理维护,早已坍塌,破落不堪。能过这里的人少之又少了,不光需要勇气,还需要运气。
溪后前行是一座峡谷,壁立千仞,多赭赫,无草木。遍布陨铁,蝮蛇蛛蝎镂空山石缝隙,蝙蝠朋飞。谷底无光,手不见指,不辨西东,是为熊山。峡谷尽,有小口,仅一人可过。熊山之穴,夏启而冬闭。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