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物发掘工作中,瓷枕是较为常见的陪葬瓷器。
对此,徐浪很有发言权的。
不过嘛,给死人用的瓷枕与给活人用的瓷枕有着明显不同。
给死人用的瓷枕一般个头较小,小到活人枕在上面无法翻身。
陪葬用的枕头上会写着一些人生格言,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有客问浮世,无言指落花”等等,起到生时指点迷津,死后警醒来世的作用。
而在没有空调风扇的古代,冰凉的瓷枕无疑是最简单直接的消暑神器,要知道在唐宋时期,地球正处于气候升温期,天气格外炎热。
瓷枕还有一个用途是保持发型不乱,古人都喜欢梳繁琐的发髻,睡在软枕上很容易就散开,而坚硬的瓷枕可以很好的保持发型。
穷人睡瓷枕还起到闹钟的作用,瓷枕坚硬,个头小,翻身时很容易就醒,睡瓷枕可以提醒自己赶快起床,不耽误工作。
现在众人面前这个瓷枕,很明显是活人用的,并不是陪葬品,因为不但个头比较大,上面还有人物故事。
这是一个青花瓷枕,两头高中间有个下凹的弧形位置,整个看起来像个微型沙发,头搁在上面估计挺舒服的。
人物是一个古代女子,独自一人坐在床边的窗户前,外面秋风萧瑟,身边则画着一张床,床上有被褥和一个瓷枕。
画工很不错,女子画得楚楚动人,甚至连眉宇间那一抹愁绪都给表现了出来。
令徐浪感到惊奇的是,女子的另一边,还有李清照一首很出名的词。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仿青白玉的青白釉瓷枕,有时也被称为“玉枕”。
因此李清照这首词中的“玉枕”并非真正的玉枕,应是当时烧造的青白釉瓷枕,词中“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就道出了瓷枕纳凉的作用。
制造这个瓷枕的工匠,可能是一个风雅之人,竟然将李清照的这首词用图文并茂的形式画在了瓷枕上,看起来是相得益彰,很是有趣。
徐浪看到一个中年男子正摸着下巴仔细看着瓷枕,旁边的人也在小声议论。
而里面的老板等了一会,看到男子始终犹豫不决,于是说道:“先生,这个瓷枕的的确确是明代的,专家鉴定说是明宣德年间的东西。看您也是懂行的人,这一点您没有否认吧?”
那中年男子苦笑道:“我要是真的看出来了,还需要这么纠结吗?虽然我对鉴定瓷器有些研究,但是这个瓷枕,让我有些吃不准。”
说到这,大家都听明白了,言下之意,就是他怀疑这是一个赝品,应该不是明代的青花瓷。
(https://www.xvqianqian.com/4292/4292938/13182726.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