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林军几大军粮产地,虽然各省都有军田,但是真的到了大仗的时候,还是需要充足的军粮的。
所以各大军粮粮仓,都是从缅甸,湖广,以及琼州各地陆续运输过来的。
其他各道能维持当地百姓使用,以及普通御林军的驻扎训练就行了。
所以从缅甸那一战之后,朝廷眼界开阔了不少。
后面在打辽东契丹,朝廷主动拿钱拿粮又是调动边军,积极参战。
最后的缴获大大滴,好处皇帝拿大头,但是朝廷要了也不少,比如土地。
比如还有各种好处,都落入国库,而那些大佬们也都是跑辽东跑马圈地。
都得到好处了,都觉得打仗很值了。
就连打西域,他们也是积极的很,给钱给粮,支持皇帝打,而且还是有理由的打。
毕竟书生们打仗讲究个师出有名嘛。
比如说是西域竟然杀了他们的使者,这简直是狠狠打他们的脸。
书生们可以容忍你入边抢劫,然后跑来纳贡认错。
可以容忍你大举入侵,最后又来低头赔礼道歉。
但是绝对无法容忍你杀了使者,这绝对是把他们给气坏了。
所以打西域,全国没一个人反对,难得的一次众志成城。
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前面两次打仗,他们都占了便宜。
所以这次西域打仗,那也是必须出钱出力,现在大佬们发现了,只要是这个皇帝折腾,折腾的越狠,反而是国库越充足。
看看在湖广杀了一片,本来都担忧湖广会凋零,结果湖广的赋税突然提升了数倍。
接着就是各地都整顿一遍,那赋税都刷刷的上涨。
国库有钱了,这群当官的就腰杆子硬了,想修路?可以,当地自己拿钱修,没钱了补贴点。
想全民教育?行,当地先举办着,我们这边也拿钱去盖学校,发课本。
三个丞相高兴啊,大楚发达了,他们以后履历就越是丰富。
到了他们这个阶段,都不求官了,无非就是盯着总丞相的位置。
但是正丞相死活不让,就算是死好像也不舍得退位让贤。
楚杰这个皇帝来回折腾,但是他设立了大方向之后就不管了。
都是他们这群文官的事,所以这权力还是很大的。
谁舍得放权?在往上就是皇帝位了。
当官当到了这个级别,他也不求什么功劳,要的就是后世的名声了。
能多做贡献,到了老去的时候,能名垂青史。
到时候好好在历史书上留下一笔,岂不是不枉此生么?
这就是书生的最高境界了,但是这难上加难,毕竟历史上那么多的丞相,有几个真正青史留名的?
但是现在这么好的时代,不好好留名,太对不起自己了。
三个人都盯着这么点好处,至于贪污什么的,都不去想了,没鸟用。
谁家里不是各种好处多多?俸禄也很高。
(https://www.xvqianqian.com/4298/4298752/13053028.html)
www.xvqianqian.com。m.xvqianqian.com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