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昊1551年5月6日,天气晴。
时值五月,正值盛夏。
太阳肆无忌惮地挥洒着光与热,好似要将大地焚烧殆尽。
醉春秋的酒肆内,宾客满堂,生意极好。
要说醉春秋的生意之所以兴盛,有两件法宝。
一:童叟无欺,价格公道。
杨家在此地卖酒十数年,从未干过兑水的事情。
不论是要一碗酒,还是要一车酒,品质都是相同的。
二:醉春秋内有说书人。
所谓说书人,有些是游走四方的落魄士人,有些是专门的说书人。
他们从民间各地收集传说,民俗,时事等等信息,讲与听众。
在这个时代,这个地方,说书人几乎相当于人肉广播,肩负着信息流通,向百姓传播信息的重要作用。
也是普通百姓了解外地情况最重要的渠道之一。
其中更是有很多各国野史。
这东西,百姓最是喜欢。
真不真不重要,重要的是够野,带劲。
醉春秋的说书人是专业的说书人,一位年过四十的中年文士。
他一身灰色长袍,身形消瘦,留着一抹山羊须,看起来文绉绉。
说书人手中拿着折扇。
他猛地用折扇拍打桌子,引得众人纷纷看过来,高声道:“要说当今天下,豪杰万千。”
说书人正说着,一行三人自门外走了进来。
两男一女。
正是张良三人。
小二赶忙迎上来,为三人安排了一个比较偏僻的桌子。
房间的角落。
这也是最后一张空闲的桌子。
三人落座后,并未引起满堂宾客的注意,只有少数几人看了一眼,也就不再关注。
倒是说书人目光微凝,在几人身上打量片刻,显得颇为关注。
不过他并没有太多时间关注三人。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