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燕国给出的价格非常可观,一亩藤黎的产出足以购买两亩半粮食的产出。
在利诱之下,周围数十个小国纷纷应许,答应了燕王的交易。
虽然赚的少了一些,但至少安全啊。
真要是抢了燕国的肉,燕国肯定要发飙。
第三年,炎国使者再次来到燕国,确定燕国黎布的数量后,支付了相应的货款。
同时,炎国使者再次与燕国约定,明年要来以同样的价格收购黎布。
离开前,使者叮嘱燕王最好多生产一些黎布。
燕国的黎布质量上等,乃是相当优秀的好货。
这话可不是恭维。
自从炎国垄断燕国的黎布后,市面上的黎布价格水涨船高,离开了祁国东北这片区域,南方,西方,黎布的价格已经翻了五倍。
就这,供不应求。
炎国收购燕国黎布耗费的钱财虽多,但也并不是完全亏本的买卖。
卖到其他地方,赚得虽然不多,但还有盈利空间。
这些事情,燕王也知晓。
他并不在意。
炎国赚多少,那是炎国的事情,至少燕国在炎国的收购下,盈利超出以往十倍。
这是实打实的好处。
燕王是个实在人。
南方,西方,太遥远。
他可没有那个工夫让人跑到那没多远的地方卖布,还是直接卖给炎国舒坦。
毕竟把货拉到那么远的地方,人吃马嚼,一路开销就是极大的数字。
不值得。
燕王欢喜应是。
这一次,双方连契约都没有签。
而有了炎国的提醒,再加上白花花的银钱刺激,燕王这次玩得更大了。
他联系到燕国周边的夷狄部落,请求他们代为种植藤黎,燕国会以相对较高的价格收购。
周边地区更加贫瘠,虽然也能种粮食,但产量非常低。
倒是藤黎,无惧贫瘠的环境,产出相当不错。
燕国给出的价格,一亩藤黎能购买三亩粮食,夷狄各部也了解燕国与炎国的交易,自然应许。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