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092章 论明暗巧说郭淮,计议定英雄入彀

第092章 论明暗巧说郭淮,计议定英雄入彀

这还真没法跟郭淮细细言说。

说什么,黑火药?那东西,自己连丞相都还没汇报呢!

是了,自己怎么将此事也给忘了。还是尽快要给丞相告知才行,或许在丞相的助力之下,燧发枪什么的也能尽早的问世,至不济,批量生产出来,对上了魏军也是一张不大不小的底牌。

略略想了想,马谡随即看着郭淮,却是笑道:“其余的都可以跟你说,但这最后一夜发生了什么,在将军未曾投降之前,请恕在下不能告知。”

闻言的郭淮顿时有些黑了脸,说好的“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呢!

不过,马谡接下来的话语,却是又让郭淮怒气顿消了大半:“嗯,甚至就算郭将军成了我大汉将军,没有丞相许可,在下还是不能说。”

“即便在你汉军之中,知之者也就只有你和你家丞相?”郭淮随即问道。

“确切地说,丞相也还未知具体。”马谡也是老实地回答道。

“嘶。”郭淮不禁有些咋舌,道:“相处几日,我竟不知你会有如此大的口气?!”

马谡无所谓地耸了耸肩,却是自顾自地又为自己满上了一爵,随意地问道:“前面的细节还听吗?”

“那还听个什么劲儿。”郭淮无奈地摇了摇头。

其实,郭淮心中很清楚,眼前的马谡根本没有必要骗他,自然,郭淮也清楚马谡就是那个阻张郃于街亭之外之人,也就是那个打败了自己的人。

只是,心底的那一丝丝的不甘,迫使着郭淮想要搞清楚张郃,或者说是自己,到底是怎么输的而已。

也因为这一丝丝的念想,才让郭淮问出了刚刚的问题。

既然这最后一战不能说,那前面的战斗,郭淮自然也就没有了兴趣。

当然了,对街亭之战没有了兴趣,但对马谡这个人,郭淮却是更加感兴趣了起来。

缓缓端起已经满上的酒爵,郭淮随即又饮了一口,问道:“既然已经打败了张郃,为何还要行擅离职守之举?这不是自找麻烦吗?而且......”

“而且,即便是擅离职守,又对战局未有什么影响,何至于连降三级?对吧?”不待郭淮说完,马谡便接着郭淮的话头为他补充完了。

郭淮也是认真地点了点头。

“很简单。”马谡随即笑着说道:“这街亭一战虽然胜了,可却也暴露了我很多的问题。你也知道我现在的身份,想要重新下战场补足这些问题,我只能自污了。连降三级,也是后续给丞相说好了的。”

“为了补足自己,就连降三级?”郭淮眼睛都要突出来了,甚至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咱大汉跟你们魏国不一样。”马谡却是笑着说道:“你们魏国有才之士何其多,丢了位置自然是回不来了,可咱大汉不一样,有才之士就那么多,咱能降下去,只要能锻炼出能力来,重回位置都是小事情。”

马谡的话语虽轻,却如同一把把尖刀直刺郭淮的心脏。

魏国的人才是不少,可蜀国真的就少吗?远的不说,就说还在世的,郭攸之、费祎、董允、李严、廖立、向宠、魏延还有那老而弥坚的赵云,哪个不是人中龙凤,哪个不是大才之士?

显然,马谡说的根本不是才士多寡的问题,而是人才的任用问题。

马谡的意思很明显:在蜀国,有才之士总能得到重用,根本不需要担心出路的问题;而在魏国,却要被门户和论资排辈等等因素所干扰,即便再有才之士,也要从门路听指挥才能得到任命。

这无疑是在狠狠打郭淮这个曾经的幽州刺史的脸了。

毕竟,作为一州的刺史,向朝廷举荐贤才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

可是,郭淮自己心中十分清楚,自己所举荐的人中,十中有一二能是有用之人,便已是万幸了。

更多的时候,这荐才之举,不过是平衡世家的工具而已。甚至就连自己的出仕,何尝不是因为家族的缘故呢?

面对马谡略带讽刺的言语,郭淮是既羞且愧,更无力反驳,只能痛苦地又饮下了半爵浊酒。

“所以啊!”马谡微微轻叹了一口气,一边为郭淮手边的酒爵加酒,一边趁热打铁道:“郭将军,加入咱大汉吧!”

“嗯?”闻言的郭淮拿向酒爵的手明显一抖,却终究还是稳稳地握住了。

深吸了一口气,郭淮似乎做了某种决定,缓缓地问道:“若是大汉果真如此光明,将军又何必自污其名,以获下放之机?”

闻言,这回却是换了本以为是胜券在握的马谡微微一愣了。

好一招“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呐!

即便是马谡也不由得要为郭淮的这个问题给鼓掌叫好。

抬头看了看高高悬挂在空中的太阳,转眼间马谡便有了答案。

“君可见此炫目之烈日否?”马谡抬起手指向了空中的太阳。

“自是可见。”郭淮不明所以,抬头看了看那当头烈日,还是干脆地回答道。

点了点头,马谡随即又指了指自己和郭淮端坐的区域,道:“如此烈日之下尚有阴影,况我大汉偌大疆土,又岂能处处尽如人意。”

话音落下,郭淮顿时有些哑然,随即又抬头看了看那刺目的阳光,却在那一抹刺眼中感受到了黑暗的笼罩。

微微低下了头,郭淮却再度摇头,道:“桓灵之后,社稷崩塌,观如今汉魏之国祚,将军何言夕日将沉之汉室还有阳光普照,而我新生之大魏却要堕入黑暗?”

郭淮此问,无疑是对阳光与黑暗的辨析,却更是汉魏之争的拷问。

马谡当然明白,这也是郭淮对自己提出的最后的问题。

与其说这是郭淮“垂死”的挣扎,不如说这是郭淮在向马谡要一个理由、一份信心:一个加入大汉的理由和信心。

长长呼出了一口气,深知此问艰难的马谡,也是轻轻摩挲着手中酒爵,随即陷入长考之中。

对面的郭淮似乎也并不急着要马谡的答案,只是握着酒爵,静静地等待着马谡的答复。

良久之后,马谡这才开口,道:“说君明臣贤,说舍身取义,我都有太多的故事,只是想必,这并不是将军您想要的答案。因为有多少的光明,就会有多少的黑暗,辩驳谁更光明,谁更黑暗,不说毫无意义,却也不过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而已。”

微微摇着头,马谡再度淡然开口:“只是,即便再最绝望的黑暗之中,我大汉之人,也从未停止过复兴汉室、寻求光明的脚步。

即便这天地已经一片漆黑,我们也会以身为薪、以骨为柴,为后来人,照亮前路。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