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兴六年,大汉丞相令!”
身边亲兵嘹亮的声音缓缓响彻在中军帐内。
略略停顿中,众将已经拜倒在地,静静听候着来自大汉丞相的命令。
是的,在已经确定了马谡有意脱离北凉战事之后,丞相便已经准备好了封赏的文书,正式的文书。
之所以迟迟没有宣布,唯一的目的就是要让所有的将士们都看到马谡谦让的心胸与风骨。
如今丞相的目的显然已经达到了,而且还是在吴懿的咄咄逼人之下,更是凸显出了马谡的一心为公。不少中立的将领也开始倒向了马谡,只能说,效果不是一般的好。
正想着呢,身旁亲兵的声音也再度响起:“汉陇西郡郡守、偏将军马谡者,克敌有功,扩地堪奖,令复丞相府参军之职,加封平北将军,领雍州刺史。麾下诸将另有封赏。此令。”
言罢,亲兵也是上前两步,将手中的书令交到了马谡的手中。
“谢丞相!”双手托住书令,马谡也是有些激动地答道。
由不得他不激动啊,历时一年,终于摆脱了偏将军的职位,终于不用再在营帐的边缘了。重新获得参军的职务,也就意味着,他,马谡重新回到了蜀汉的决策层。
这个参军可与一年之前的参军有着天壤之别。
一年之前,马谡只不过是凭借着父兄的功劳,才站在了丞相的身边,别说威信了,军内就没几个信服他的。
那时的马谡,所能做的,也不过就是在丞相身边说下“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笼统建议而已。
而如今的马参军,却是通过一场场扎扎实实的战斗与功勋,重新站到了丞相的身边。
如今的马谡,其麾下不仅有王平、关兴、张苞、马青、马岭、马旭等一众新一代的将领,而郭淮、姜维等一众正当打之年的将领也紧紧向着马谡靠拢,甚至赵云、魏延等老将对马谡也是评价颇高;
更重要的是,麾下陇西军近万人,已经经历过战火的检验,彻底地成为了汉军之中不可或缺的主力强军。
手中握着枪杆子,才能挺直了腰杆子。
可以说,此时的马谡马参军已经是大汉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而其威信,也仅在丞相和几名老将之后。
甚至,在不知不觉间,所有人心中都已经默认了马谡将是丞相继承人的事实。
而这一切的转变,竟是发生在这短短的一年之中。这其中的辛苦与谋算,不足与外人道也。
不过,好在,一切都值得了。
如果说参军之位是马谡所预想的位置,那么平北将军和雍州刺史两个官职就算是意外之喜了。
显然,给马谡安排这两个官职,丞相也是煞费苦心的。
首先就是这平北将军,其中“北”自不必说,便是对马谡自北伐以来功绩的肯定,也是道明了马谡受封的原因。
而这“平”字,则是大汉重号将军中“四平”将军之意。
说实话,以马谡的功劳,别说是区区“四平”将军了,就算是更高级别的“四镇”、乃至于“四征”将军,也未必不可授予。
可丞相却并没有安排更高的位置给马谡。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