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在原本的历史上,石亭之战,这看似并不起眼,战果也并不丰富的一场战斗,在暗地里却是让曹魏连续损失两员重臣——曹休和贾逵。
三名出战的重臣,唯独养气功夫了得的司马懿施施然地活了下来。
可别小看了这两个重臣的死亡。可以说,也正是这两人的死亡,才造成了司马懿篡位的可能。
若是这两人还在,曹魏东线的最高长官的宝座势必不会落到司马懿的手中,哪怕司马懿在西线再有威望,没有东线战场上这数十万大军的认可,司马家想要换了曹魏的户口本,也根本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东吴的这次虎头蛇尾的作战,倒也不是完全没有效果。
只是,这样的效果,就如建安二十四年的偷袭那般,有是有,但只能说是损人不利己,非智者所为。
不管怎样,随着曹叡的肯定,伐吴的调子算是定了下来,甚至一套伐吴的班底也是在曹休的建议下组建完毕。
唯一可惜的是,曹休的想法虽好,却是稍稍忽略了战场的奔波对一个年近六旬的文弱老人的摧残,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后续一系列的链锁反应,甚至对整个三国的局势都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在曹休的府邸得到了满意的答复,曹叡也是心满意足地打道回宫。
未几,从皇宫之中便传出了数道密旨,分以百里急递的速度,向着西面的关中战场狂奔而去。
与此同时,时未过午,在邺城城南,数架马车缓缓驶出,朝着合肥的方向便一路急行而去。
马车之中坐着的,正是魏国大将军曹休。
是的,几乎没有丝毫的耽搁,曹休甚至没前往皇宫之中与他的陛下做一番告别,便已经踏上了征途。
也对,该说的不该说的,曹休早已经在自己的府邸说完了,剩下的,曹休就一心只想要打好接下来的战斗,给曹家给魏国争回一口气。
至于坐马车而不是骑马,一是出于隐蔽的考虑,二则是因为曹休的身体实际并未好全。
只是,曹叡与曹休谁也没有料想得到的是,大将军府邸的这次会见,会是叔侄二人最后的见面。
嗯,这当然也是后话了。
也就在曹魏改变了战争目标之时,前线的战场却依旧在一片焦灼之中。
不计伤亡的进攻已经持续了十余日,看着依旧屹立不倒的陈仓城,骑在高头大马上的司马懿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眼见着自家黑色的旗帜已经登上了城楼,可要不了几个呼吸,那黑色的旗帜就会被一面鲜红的旗帜所替换。
攻上城楼的一幕,这十余日的时间里,已经重复了不知多少次,可每次的希望过后都是一阵颓废与失望。
城内的汉军就像是打不死一般,不管自己投入再多的兵力、器械,始终无法动摇城池半分,看着手中报上来的伤亡数字,即便是铁石心肠的司马懿,心中也是不免一颤。
城池攻不下也就算了,耗下去总是有机会的,无非就是付出更多的伤亡数字罢了。
可气的是,昨日白天,这汉水之上的蜀国水军,竟然是顶着自己架设在岸边的投石车和箭塔,当着自己的面,将物资和人员送入了陈仓城内。
虽然只是杯水车薪的补充,甚至这点补充还不如倒在自己的投石车和箭塔下的人多。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