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
一声急报从远处传来,正在行军的魏延和王平随即双手勒住了马头,停下了脚步。
“讲。”迎着来人,魏延也是立即吩咐道。
“是。”快马前来的斥候立即抱拳道:“吴军仍在攻城,仅以后营约两万人马,列阵于后,准备迎战我军。”
闻言的魏延顿时一喜,表面却是不动声色,道:“知道了,再探再报。”
“是。”斥候立即领命,随即拨转马头,便再度向江陵方向而去。
“看来吴王并没有把我们当回事情啊!”随着斥候的远去,魏延也是略带兴奋地对身旁的王平说道。
其想法已经不言而喻,而王平自然也不会扫兴,当即也是接话道:“那就让吾等给吴王孙权再涨涨教训。”
“正合我意。”魏延顿时也是大笑道。
不过,魏延却并没有立即下令出击,反而是对一旁的斥候首领问道:“丞相大军距离我军还有多远,多久可以抵达?”
“大约二十里,全力赶路之下,半日可至。”身旁的斥候立即回复道。
点点头,魏延随即又看向了传令兵,道:“立即向丞相传讯,我军即将向江陵城外吴军发起进攻,请丞相尽快率大军补位,以免吴军脱逃。”
是的,魏延要丞相的大军尽快赶来,不是要增援,而是怕被他击溃的吴军逃脱。
明明手底下只有区区一万大军,面对东吴十万大军却是信心十足,而之所以魏延有如此信心,倒还真不是他轻敌或是盲目的自信。
首先,魏延要面对的敌人,不是十万吴军而是两万。
只要能击溃吴王用来阻挡他们的两万后营大军,魏延就能裹挟着这股吴军的败军冲向吴军正在攻城的主力大军,从而令吴军主力不战自溃。
其次,单单看吴王派出的两万大军,其战力在魏延和王平所率的一万先锋军面前是真的不够看的。
要知道,魏延的这一万多人是个什么配置。
三千无当飞军就不用多说了,这支部队已经可以称得上是蜀汉军中最强的步卒精锐了。
剩下的七千精锐,不仅是丞相的中军精锐,更有着相当的一部分是荆州之人,在归乡的buff之下,别说是吴军了,就算是无当飞军见了,都得退避三舍。
这样的一支军队,吴王却只是以区区两万大军对待,还是后营的老弱病残。
显然,轻敌的不是魏延,而是吴王孙权。
什么?为何不能等丞相大军抵达之后,再行冲杀吴军?
魏延等得,可江陵城却等不得啊!
虽然斥候回报暂时并未见到江陵城有沦陷的危险,但城内到底只有区区五千兵马,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被破城。
而一旦被吴军占据了城池,事情就麻烦了。
当然,这也不是最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吴军之所以只摆出区区两万人来迎接自己,是因为吴军斥候探查的距离只有十余里,只发现了魏延所部的存在。
若是等丞相的大军抵达,吴军的斥候也不是吃干饭的,势必会立即发现此情况并汇报给吴王孙权。
到那时,就算是孙权再轻敌、再傻也知道,汉军的目标就是自己。想都不用想,面对丞相七万大军来袭,孙权势必撤回攻城的大军,严阵以待。
如此一来,汉军想要破敌,可就相当困难了。
最大的可能,就是与吴军形成焦灼之态。
而被吴军拖在江陵城下,这却是汉军上下所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无他,襄阳城的马谡所部,还在被魏军十二万大军给围困着呢!
因此,作为先锋大军,魏延最好的选择就是趁他病要他命。
而面对魏延的命令,一旁的传令兵也是立即抱拳领命道:“是。”
这边传令兵快马而去,后顾之忧已经安排妥当,魏延终是看向了一旁等候已久的王平,道:“王将军,辛苦你和麾下三千卒,向西绕行。”
“是,末将明白。”王平立即抱拳而道。
跟聪明人合作就是愉快,魏延仅仅是一句没头没脑的话语,王平便已经明白了自己所要做的事情。
点点头,魏延也是抱拳而道:“江陵城见。”
“江陵城见。”王平也立即抱拳道。
言罢,王平拨转过马头,便是下令道:“无当飞军所属,随本将来!”
随即,长长的巨龙开始分裂,不过短短半刻钟的时间,三千无当飞军便已经彻底剥离而去。
而其留下的空缺,也很快被其余汉军补满。
行军队列很快恢复了正常,而魏延的将令也随即下达:“全速前进,打回老家去!”
简简单单的“打回老家去”,却如同一针兴奋剂,直接令汉军队列彻底兴奋了起来。
试问哪个中国人能抵挡的住“回家”的诱惑,更别说,这还是已经阔别了数载的老家。
顿时,整个汉军便是如同一台加满了汽油的发动机,嗷嗷叫着便向着江陵城的方向奔袭了起来。
躲在暗处的吴军斥候终于是发现了汉军的异常,当即也是立即给下属下令道:“快,速告王上,汉军分兵加速向江陵而行。”
“是。”知晓情况严重的吴军斥候也不敢怠慢,赶紧答应了一声,便是拨转马头向江陵城下报信而去。
应该说,吴军的斥候已经算是尽职尽责了。
只可惜,在汉军已经启动的情况下,他们的这份努力,就显得有些失去意义了。
虽然吴军斥候是骑马回禀,可江陵的水网加上蜿蜒的路途就注定了骑兵的速度也比步卒快不了太多。
换言之,尽管吴军斥候及时地回报了讯息,留给孙权进行调整的时间也不多了。
若是此刻主持吴军事宜的是狠人陆逊,面对来势汹汹的汉军,一定会多留个心眼,不说叫停所有的进攻,也起码会立即对后防增兵,以确保无虞。
毕竟,手握着十万大军,吴军是有着充足的兵力可以确保后防安全的。
只可惜,此刻吴军的主将乃是吴王孙权,而直至此时,哪怕是斥候已经回报汉军正加速袭来,孙权还是固执地认为汉军真正的进攻方向是在荆北的襄阳,而不是自己所在的江陵城。
没办法,他是王。
可以知错改错,却不能认错的王。
只是长期的不肯认错,却是让孙权渐渐刚愎自用了起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