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379章 汉军的战略欺骗

第379章 汉军的战略欺骗

至于上党的决战,马谡并不准备用什么花里胡哨的战术。

无他,只因在曹氏兄弟(曹真、曹休)相继离世之后,能成为上党之战的对手的,几乎只剩下了司马懿一人而已。

虽然马谡来自后世,但马谡可不认为自己斗心眼、耍阴谋会是那只千年老龟的对手。

对于马谡而言,面对司马懿这样的老阴逼,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堂堂之阵击败他。

好在的是,经过丞相数年的努力,大汉已经有了与曹魏正面硬刚的底气。

而赵云所训练的轻重骑兵,自然是马谡的这道堂堂之阵中,最为重要的底牌所在。

甚至,毫不客气地说,上党之战,能不能成,就取决于赵云和他所率的骑兵。

赵云自然也明白自己身上的重担,事实上,从开始训练骑兵开始,他便无时无刻不在期待着这么一刻。

当即,面对马谡的重托,赵云也是毫不犹豫便抱拳而答道:“是,必不负所托。”

有了赵云的承诺,马谡也是安心了下来。

当即,马谡也是面向众臣,继续说道:“此番北伐,可决我大汉十年之际,望诸位勠力同心,务必打赢此战!”

“是。”除了丞相之外的众臣也是纷纷应诺道。

随着大汉最高等级的议事会议的结束,整个大汉很快也是开动了起来。

当然,马谡所谋划的这场战役,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汉魏之间的决战了。

而如此规模的大战,其准备工作,显然不可能一蹴而就。

随着命令的下达,无数的粮秣被悄然调集,数十万大军缓缓地调动,还有诸多的将领们,也是随之开始了换防。

大汉这边弄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曹魏和东吴方面自然也是很快便得到了消息。

这也很正常,毕竟如此大规模的调动,想要瞒住曹魏和东吴,几乎是不可能的。

当然,大汉这边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做。

虽然不能避免让曹魏和东吴心生警惕,但让曹魏和东吴产生些误判,还是有必要,也是的确可行的。

而随着魏延将军被调到了襄阳,却是误打误撞地让两国,尤其是曹魏产生了相当的误判。基于此,大汉也是频繁多次地向荆州调换军队,以造成襄阳城内兵力聚集的模样。

之所以魏将军轻易地就让曹魏和东吴给误会了,这倒也并不算太意外。

毕竟,魏延虽也已年近五旬,在曹魏和东吴看来,魏延的杀伤力和进攻性显然要比之前的赵云要强上了不少。

甚至,整个大汉军中,都没有几人比之魏延更有进攻性。

要知道,魏延在大汉只有益州一州之地时,便敢于提出子午谷的奇谋。

且不论这奇谋能不能实现的问题,单单是提出来这个想法,便足见其思维之活跃,更可见其对胜利的渴望。

因此,在得知了魏延来到荆州屯驻襄阳之后,魏、吴两方也是立即就感受到了威胁,并立即做出了相应的安排。

首先便是吴国方面,在孙权的再度妥协之下,陆逊继续上任大都督之位,率领水军五万,进驻江夏,控制江夏一切军政要务,并允其先斩后奏之权。

可以说,此令过后,陆逊在江夏境内,与土皇帝也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不得不说,孙权虽然自己的能力不咋样,但在关键时候,他的绝对信任也算是东吴能够屡屡化险为夷的根本原因之一。

当年的赤壁如此,今年的江夏,亦是如此。

但很显然,这世上从没有什么绝对的信任。

当年的赤壁,有着一众老将为孙权看顾着周瑜,如今老将已然凋敝,孙权随即也是派出了诸葛瑾为大军副将、诸葛恪为大军从将,以对陆逊稍作牵制。

诸葛瑾和诸葛恪的到来,陆逊当然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不过,对于诸葛父子的到来,陆逊更多的还是采取着欢迎的态度。

没办法,诸葛瑾可是在江夏郡经营了数年之久,诸葛瑾在江夏的威望,几乎无人可敌。

有诸葛瑾在,很多时候,陆逊只要吩咐诸葛瑾去完成就可以,倒是并不要再去与其他的将领再做沟通。

从这个角度来看,诸葛瑾的到来,实际上是帮着陆逊的也说不定。

当然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毕竟大汉也好魏延也罢,都没有想过要进犯江夏的意图。

而在吴军行动的同时,魏国朝堂,倒是没有那么快的行动,反而是陷入了一阵激烈的讨论。

其中讨论的重点,当然是汉军下步行动的方向。

是的,虽然汉军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小动作,明里暗里地明示暗示了其即将从襄阳东出的想法,但这些行为,却还是没法让魏国断定汉军的意图。

尤其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更是在沉寂的关中与热闹的襄阳之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根据自己与汉军交手的经验,司马懿也是在心中得出了一个结论:“越是可能的,越是不可能;越是不可能的,越是可能。”

按照此推论,很显然,汉军真正进攻的方向,可能不在襄阳,而在函谷关。

应该说,司马懿到底是司马懿,仅仅是凭借着并不算完整的信息,竟然就猜到了大汉的真实意图。

要命的是,司马懿虽然猜到了汉军将兵出函谷的情况,偏偏这样的判断和猜想,还没法跟别人诉说。

怎么说?

魏延都被人家调来了荆州,再加上络绎不绝的兵马哪怕司马懿兀自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又有几个人会相信自己的判断。

虽然自忖说服不了众人,但司马懿倒也并不气馁,甚至也并不担心。

原因很简单,自己根据经验,汉军不管是从荆州北上还是从函谷东出,其最终的目标,有且只有一个——逐鹿中原——拿下洛阳这块膏腴之地。

是的,虽然司马懿根据自己的经验,果断地判断汉军出兵的方向,却依旧误判了其出函谷之后的攻击方向。

这当然也很正常,毕竟,在膏腴一般的中原与只有漫天风沙的并州相比,是个人都知道应该往哪打啊!

没办法,这是历史的局限性,更是阶级的局限性。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