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我是马谡,人在街亭 > 第385章 不安分的东吴军

第385章 不安分的东吴军

换言之,只要魏军能及时地发现汉军的意图,其进军上党的速度是肯定比汉军要快的。

而随着界休城的丢失,魏军很快就能明白汉军的最终目的。

说不定此时的魏军已经在北上的路途之中。

因此,马谡十分清楚:任何深入府邸的贸然地进攻,只会以失败告终。

甚至可以说,让关兴进驻光狼城,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是极其冒险的决断了。

光狼城,位于空仓岭后十数里处,为诸道之交汇,同时也是整个长平战场上唯一的一座城池。

于汉军而言,占据这里,就将获得一个极佳的休整和后勤基地,同时也让自己处于退可守的有利位置,相较于空仓岭动则需要数万人的驻守才能挡住魏军,光狼城则只需要几千至多上万人就能拖延住魏军的脚步;

于魏国而言,占据这里,就可以堵住翻越空仓岭的汉军的东进之路,甚至可以迫使汉军对其发动进攻,而在空仓岭至光狼城的短促距离中,汉军实际上是并不容易完成展开的。

可以说,占据这里,魏军就将占据整个战场的优势和主动权。

不过,虽然马谡对光狼城志在必得,但曹魏那边的司马懿似乎对这个战略要点并没有那么在意。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

一来,司马懿知道汉军有投石车和火药这样的物什,光狼城根本阻挡不了汉军的脚步;

二来,从一开始,魏军想要的就是与汉军在平原决战,长平地区显然是符合魏军所想的,占领光狼城反而可能令汉军另辟蹊径,让魏军的意图落空。

基于以上的考虑,魏军却是并没有抢占光狼城的想法。

这对于汉军而言,当然是极大的利好。

当然,此刻的汉军却还并不十分魏军平原决战的决心,因此,关兴和张苞的先锋军团依旧展现出了忘我的速度,向着长平古战场便是一阵的猛冲。

很快,“汉军先锋迫近空仓岭”的消息便是传到了司马懿的耳中。

面对近战快速的汉军,司马懿倒是显得十分的淡定。

司马懿知道:汉军冲得越猛、越快,就越是证明他的判断是对的——长平就是汉军预设的战场。

当然,更重要的是:相对于汉军的速度,他麾下魏军的进展一点也不慢。

此刻的魏军,实际上已经迫近上党境内,距离长平战场也不过是一步之遥了。

当然,心中淡定却也不代表司马懿将毫无动作。

面对汉军的步步紧逼,司马懿虽然不用去抢那光狼城,却还是想要尽快赶到战场,也好多一些时间准备。

“张郃、曹爽所部到哪里了?”略略勒住战马,司马懿随即也是问道。

“按照脚程,应该已经抵达长平关外了。”一旁的司马昭随即也是答道。

“传令张郃、曹爽,加快速度,五日之内,务必率所部赶到丹水东岸。”司马懿随即也是下令道。

“是。”司马昭立即领命道。

“传令全军,加快行军速度!”随即,司马懿也是再度下令道。

“是。”一旁的传令兵也是领命道。

当即,数万魏军也是再度加快了脚步,向着长平古战场狂奔而去。

就这样,汉魏双方如同达成了某种默契一般,快速地在黄土高原上行军着。

你溯河水而上,我乘山势而下,似乎井水不犯河水,却又终将狠狠地碰撞在一起。

在汉魏双方的共同努力之下,整个上党连带着周遭数郡之地,全都陷入了风雨欲来的低压之中。

不仅仅是行军中的将士们感受到了即将到来的血腥气息,就连百姓们也渐渐感受到了那股恐怖的气息。

于是,不可避免的,河东、河内、平阳、太原、广平等诸郡都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逃民。

一时之间,整个黄土高原都变得风声鹤唳了起来。

应该说,这样的动乱倒也十分地正常。

但无疑,大量的逃民还是会对战争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势必会占据宝贵的运输通道,迟滞粮秣的送达是肯定的了,若是形成流民占山为王,那对于两军的粮道而言,简直是噩梦般的存在。

其次,随着大量的人口流失,即便最终胜利了,获胜方想要恢复元气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好在的是,汉军负责粮道的费祎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问题的苗头,随即也是当机立断,对百姓开仓放粮,从而稳住人心。

随着一批批粮食的输入与发放,河东、平阳两个被汉军占领的郡县却是最先稳定了下来。

至于河内、太原、广平几个郡县,倒也很快安顿了下来。

无他,大魏皇帝曹叡,亲自来到了洛阳,统一指挥此次对汉的决战。

应该说,古代的百姓们对于皇帝还是有着朴素的情感的。

当然,这或许也跟皇帝的到来后,当地的官吏不得不有所作为有关。

不管怎样,随着汉魏双方的大量人员、资源的投入,整个战场总算是重新稳定了下来。

很明显,汉、魏两国已经拿出他们所能拿出的全部力量,所有人,包括在函谷的丞相以及在洛阳的曹叡,都在屏气凝神地等待着长平古战场的决战。

也就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候,一直被汉、魏所忽略的吴国却是终于开始搞事情了。

数以万计的吴军乘着战船几乎将整个长江江面堵塞住。

宛如游龙一般的船阵浩浩荡荡地向着襄阳的方向开进,似乎要将那襄阳城一口吞下。

一时间,襄阳城也是战云密布了起来。

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身为荆州都督的魏延,却是丝毫没有想要向朝廷汇报吴军到来的意思。

用魏延的话来说:“这区区东吴鼠辈,何劳丞相挂碍,我军四万之众,还守不住一座襄阳城么!”

当即,在魏延的指挥下,襄阳城也是全面地进入了战备阶段。

可令人意外的事情,随即再度发生,弃船上岸的吴军在襄阳城外十余日处建立好了营地之后,便再没有了动作。

唯一的动静,便只有早间与傍晚的呜咽的号角声。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