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投降与顽抗,并没有对错之分。
这只是因为每个人所处阶级和位置不同,而做出的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当然了,这样不同的选择,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发酵下,也是自然而然地演变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好巧不巧的是,这样的内部矛盾还让魏延知道得一清二楚。
这样的情况下,魏延当然敢以区区两万军而兵围都城建业了。
也就在魏延兵围建业的过程中,出于利益的考量,对峙中的孙权和世家们,却是达成了某种协定,或者是默契,纷纷派出了部分兵力对城池进行防守。
孙权要守当然是很正常的事情,至于世家门阀们,却也因为没有与汉朝谈拢条件而不得不先守住建业。
就这样,整个建业也是在内、外作用力的共同努力下,维持起了微妙的平衡。
随后,世家门阀也是派出了使者,向魏延表达了投降的意图,以及他们投降的相应条件。
也不知是不是吴国的门阀世家们知道了丞相病重,汉军急于拿下东吴的关系,还是世家门阀们本就贪得无厌且愚蠢至极的原因。
明明已经穷途末路的门阀世家们,却是提出了诸多不合理的要求。
不合理到什么程度?就是魏延看了,都想要笑的程度。
虽然清楚马谡根本不可能答应这些离谱的要求,但一来魏延有着自知之明,这样的谈判不是他所能答复的;二来,汉军各部还在调动之中,尤其支援自己的七万五千大军都还没有赶到建业,此时还不宜直接跟这些门阀世家们撕破脸。
因此,魏延当即便是表示,他只负责打仗,无权决断。随即也是笑嘻嘻地将世家门阀的信件给收了,并转呈给了正在行军途中的马谡。
魏延的这番举动,无疑也是让城内的门阀世家们产生了错误的认知。
甚至有些头脑不灵光的,还觉得自己提出的条件太过简单了。
当然,也有些家主已经感受到了气氛中的肃杀,却是悄然地离开了建业,回返了吴郡之中。
这其中,就包括已经被边缘化的陆逊等人。
什么,为什么陆逊会被边缘化?
很简单,多次的战争失利,不仅消耗了吴军以及孙权的兵马,陆逊作为主将,其亲兵的消化也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虽然在出征的过程中,作为主将陆逊往往会从军中挑选兵马补充自己的亲兵序列。
只是,这次的作战,死里逃生的陆逊显然没有了补充亲兵的可能。
于是,失去大量亲兵的陆逊,或者说是陆家,自然也是跌落了神坛。
更要命的是,随着汉军的到来,孙权已经不敢再用陆逊,而主张投降的吴军世家,也根本不再需要陆逊的头脑。
自然而然的,孙权以及吴郡的世家们,也是将陆逊渐渐排除在了核心决策层之外。
对此,陆逊倒也如蒙大赦,随即也是在双方斗法的过程中,悄然带着家人,离开了建业。
没办法,陆逊已然预料到了建业,势必将成为鏖战的战场。
同时,他也并不认为,吴军还能如同当年那样,将汉军阻止在长江之上。
毕竟,按照各地传回来的情报来看,汉军这次可没有想要与吴军决战于水面的打算。各地开花的打法,的确是击败以水军为主的吴国,最佳的办法。
也正是因为陆逊等一批有着敏锐嗅觉和正常判断的大臣和世家退出了建业,这才剩下的门阀世家们对大汉狮子大开口的一幕。
而在行军途中,接到魏延转送过来消息的马谡,顿时也是被气笑了。
本来,马谡因为丞相的病重,心里就烦的很,看到这近乎无耻的要求之后,马谡更是怒不可遏。
当即,怒火中烧的马谡也是毫不客气地回复到:魏国邺城中门阀世家尚无条件投降,并开城门以明心志,今建业之门阀世家,无尺寸之功与国,安敢饶舌要求这那。
同时,马谡也是再度向魏延下达指令:只有无条件投降,不投降,那就等到他们投降!
应该说,马谡的措辞也是很严厉了。
不过,此刻的大汉,已经有绝对的资格说出这样的话语了。
而随着马谡的指令一同抵达建业的,还有魏昌所率的七万五千大军,以及关兴的八千水军。
当即,魏延也是将马谡的回函丢给了世家门阀们所派出的使者,随后便将其丢回了建业。
这边吴国世家的使者还没回到城内呢,魏延便已经是迫不及待地对手下的十万大军做出了分工,说是分工其实也很简单:首先是分出两万人配合关兴建立水寨,阻断建业与外界的水路联系,剩下的八万大军则是将建业团团围住。
这边吴国世家门阀的使者还在跟家主们汇报出使的情况呢,魏延这边便是已经直接下令,开始向建业发起进攻。
几乎与魏延发起建业攻坚战的同时,姜维的大军已经进占春谷,并向芜湖进发;
张苞所部也是顺利南下至豫章郡,开始向鄱阳湖攻击前进;
至于王平所部,也是已经进攻庐陵郡,切断吴国与交州的交通。
一时之间,东吴大地上,四路汉军已经各自出击,烽火已经彻底点燃。
更加要命的是,除了靠近建业的芜湖等城池以及交州的士氏,其余东吴的各地守军,面对汉军的进攻,几乎没有丝毫的抵抗。
甚至很多时候,汉军还没有到达城池呢,负责守备城池的文武官员,便是卸去衣甲,背负荆条,携带着人口和田亩黄册,便到城池外的主交通上迎接汉军王师的到来。
而诸多吴国城池内的百姓,在汉军到来之后,更是箪食壶浆地来犒劳汉军。
可以说,汉军在各地的进展,简直是有如神助。
其中最为突出的,当然是从豫章郡到鄱阳郡,再到会稽郡的这一路。在张苞的率领下,经常发生,一日即二城,乃至于连下数城的战况。
不过十余日的时间,张苞和赵统的大军,便是已经开入了会稽郡。
在占领了会稽郡郡治山阴之后,张苞与赵统也是兵分两路,一路两万人马由张苞统领,继续扫荡会稽郡剩余的城池,另一路三万人马由赵统率领,向东吴的大本营——吴郡进发。
而得知张苞、赵统所部兵贵神速地推进到了会稽郡后,已经赶到建业前线的马谡也是果断地调整了部署。
介于建业附近的城池,都还有较高的忠诚度,马谡也是果断命令刚刚拿下了芜湖的姜维所部,果断放弃继续向北啃骨头,而是转道经丹阳郡而入吴郡,与赵统所部会合。
马谡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用吴郡来撬动易守难攻的建业。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