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明的那个处长朋友说:“小薛啊,你听他给你摆活摆活,他是有名的时政评论家,对你了解省城的政治环境有好处。”
薛家良赶忙起身给他倒茶,说道:“请您指点迷津。”
副主编哈哈大笑,说道:“听说过政法……王这个说法吗?”
薛家良摇摇头,说道:“没有。”
“你这就不行,要想尽快融入到省城这个圈子,必须了解省城的政治生态环境,多跟这些通天的人接触,才能快速进步。我有个同行同学,我们俩都是首都一家传媒大学毕业的,他去了省政法报,我来到了都市报,每当跟他聚一次,就受一次刺激。”
“为什么?”
“为什么,贫富悬殊,所有的行业报纸都砍了,一份都不剩了,但就是他们这份报纸没砍。”
“为什么?”
“为什么,因为人家的顶头上司厉害,不但不砍,反而越办越红火,除去省委机关报,就得说政法报了,吃的是皇粮,而且旱涝保收。我们就不一样了,一天报纸没有热点,就卖不出去,这也是我们要加大对负面新闻报道力度的原因,像小郑这样的一线记者,每个月都有一定任务的负面稿件,所以,还请你们多多理解……”
孔思莹不失时机地说道:“于主编,这个您放心,我来的时候,也请示了我们领导,今年,我们县要加大旅游景区的宣传报道任务,软广告硬广告一起来,我们首选就是咱们的都市报。而我们宣传旅游,也主要是面向百姓、面向市民,所以我们就想搭上贵报这个平台,扩大我们的知名度,最终把我们县的旅游经济发展起来。”
于副主编一听孔思莹这样说,非常高兴:“哦?那太好了,太好了!不瞒你说,我们报社天天过的都是等米下锅的日子,有你们的支持,我们就会增加办报的信心,把宝山都市报办成群众喜闻乐见的报纸!来,以茶代酒,敬你们!”
薛家良一听,赶紧吩咐服务员上菜。
这时,侯明那位朋友孙处长说道:“老于,我在我们移动公司就是搞销售的,我忽然发现报社要是想拓展业务范围、增加盈利渠道简直是太容易了!放出一批记者,打着曝光的幌子,到基层随便转那么一圈,保证是满载归。”
听他这么说,那个记者郑清差点没把刚喝进的水喷出来。
大家“哈哈”大笑。
孙处长说:“你看,你看,我的话连你们的记者都有同感!”
郑清赶忙擦擦嘴,说道:“一不小心呛到了,您继续说。”
“不说了,说多了那么于副主编脸该挂不住了。”
哪知,于副主编也不避讳,他说:“我们就那么点伎俩,还被你识破了,不过我们毕竟是都市报,是面向老百姓的报纸,影响力度还是有限的。
咱们省的日报那才叫一个厉害,前两年一篇报道,就干倒了一名县长,那种情况,你就是跟报社签订二十年的广告合同也不管用。”
孔思莹感觉他们说得太露骨,急忙打圆场,说道:“我们的确也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所以媒体监督很重要,别说你们省级的媒体,就是我们县级的媒体,我给他们开会的时候,每次都会强调新闻监督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在采访、报道中,注重发现问题、揭露问题,真正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薛家良感觉孔思莹很会说话,而且说话也很有分寸,全然没有在他面前说话那么随意。
于副主编敢于自黑,也说明他是个坦诚的人,但也不完全是这样,媒体监督不当,有时也是很麻烦的事,甚至主编副主编的乌纱帽都难保,但增加负面报道,从上至下都有硬性指标压着,有时媒体也是“既想当裱子又想立牌坊”的角色。
所以,就在这种夹缝中生存,手段玩得好的,羚羊挂角,玩得不好的,就会给人造成像孙处长说得那种印象,
酒桌上,薛家良发现那个叫郑清的记者几乎不说话,而且滴酒不沾,无论大家怎么让他就是不喝。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