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借调,黄天材说道:“周县长,从总体上讲,借调是一个好事情。现在基层单位内部年轻人成长渠道较窄,年轻人都希望到更高的平台进行展示。”
“借调后,如果能调过去,自然是好事。即便不能调过去,也可以增加工作经验、开阔视野。”
“在我们调查研究中发现,许多年轻人觉得工作都需要一个希望。现在基层工作多、压力大,一眼望不到头。”
“其实,在哪里忙都是忙,换一个环境,开开眼界,不无裨益。”
“当然,无论是换平台、长见识,还是寻找新发展空间,大多数被借调的基层工作人员都有一个小心思,自己努力表现,说不定运气好碰到机会,自己就可能留在借调单位,实现人生的跳跃”。
“只是,事实上,这样的成功概率并不大。借调单位的领导经常会鼓励被借调的人员好好工作,有机会了,我们会优先考虑你,可经常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长期借而不调,导致被借调人员产生无奈与焦虑的心态。一些网友将‘借而不调’比喻成拉磨驴前方挂着一根胡萝卜,看得到而得不到,只能一直熬下去。”
周锋摆了摆手,说道:“黄部长,这个事情,我也有体会。”
“一方面考虑到借调这些年,收入少了又无法正式调进来,所以想打道回府;另一方面,借调人员又不想走,因为都待了这么久,就这样回去很不值,沉没成本太高。”
黄天材说道:“周县长,有人总结了借调人员要想转正,就必须经受住‘四大煎熬’:工作任务繁重、同工不同酬、解决编制遥遥无期、没有归属感,觉得自己是‘局外人’为此很多借调人员自嘲为有编制的临时工。”
“再说,原单位的那些人对借调人员态度不一。借调往往没有期限,甚至被借调人员想以此为跳板离开,对此对于业务高手,原单位一般不支持进行借调。”
“当然,也有部分基层领导支持借调。他们希望年轻人能够有进步,而不是一直在一个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岗位上耗着。”
“不过,即使有原单位的支持,借调人员的顾虑依然不少。一开始原单位领导或许支持借调,甚至许诺未来的前途,但过了两三年,新领导来了,他对你不熟悉,评优评先、提拔重用就很难有机会了。新领导肯定会优先考虑在本单位兢兢业业工作的职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