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八年,权臣董卓改元建安,是岁建安元年正月也。
卓畏太祖,拜太祖车骑将军,赐爵晋阳侯,开府仪同三司。其时太祖已定幽、并、冀、青四州,兼沙漠之众,于辽东、漠北设有辽、朝、蒙、信、抚、厉六州,开疆数千里,诸胡慑服,秦皇汉武亦无所及,诚太祖之功也。
——李清《晋书。高帝纪》
公元一九六年,大汉帝国建安元年,经过三年内部的休养生息和外交上的软硬兼施,林宁的势力达成了惊人的扩张。
冀州不用说,韩馥乖乖奉上,回家养老了,林宁任命董昭为冀州刺史,王离为冀州都督。青州在刺史焦和死后趁虚而入,又招揽了一批散落的黄巾军,没用多大力气就控制了这块地盘,林宁任命崔琰为青州刺史,蒲亮为青州都督。最值得一提的是向北方的扩张,设立六州:辽、朝、蒙、信、抚、厉,囊括从辽东到漠南、漠北的广阔地带,虽然还有很多地方停留在纸面上,但只要幽州保持蒸蒸日上的势头,总有一天能落到实处。
得到青州后,林宁拜太史慈镇海中郎将、青州水师都督,组建船队,扫荡山东半岛沿海地区,尤其是那些靠近大陆的海岛,不得有所遗漏。这么兴师动众,为的是寻找袁绍踪迹,太史慈四次出海,最远的一次抵达了济州岛,现在是幽州商船出海贸易的补给基地之一,林宁命名为耽罗岛;在耽罗停留期间,太史慈又组织船队东进,因为林宁所绘海图明确指出了日本列岛的方向,他认为袁绍杳无音讯,很有可能就是进入了日本列岛。结果,海上风浪太大,中途损失了十几条船,几百人葬身海底,加上迷路,不得已之下,太史慈下令返航,至此寻找袁绍之事不了了之。
诸侯割据的形势较三年前也有了很大变化,曹操占据了兖州,刘备起初向豫州进军,被曹老板在背后捅刀子,结果和豫州的黄巾军交战时战败,发挥特长带着关羽跑得贼溜。而老巢济北国在一夜之间变幻大王旗,守家的张飞喝酒误事,夏侯渊带兵夜袭,一举拿下,张飞被擒。曹老板没把事情做绝,把张飞送还刘备,刘皇叔见已经撕破脸,眼看中原林宁势力太大,曹操咄咄逼人,没有立锥之地,当机立断往荆州投奔刘表。曹老板差点气疯,因为刘备跑的时候顺手把赵云拐走了,算是对老曹背后捅刀子的回报。其实不能怪赵云跟刘皇叔私奔,曹老板喜欢屠城,两人理念不合,就算不跟刘备,迟早也会自己离开。由是曹操得了豫州,又把目光投向徐州,被林宁搅乱的三国轨迹救了曹嵩,也就是曹老板的亲爹,老老曹没被张闿杀死,老曹也就没借口攻打徐州,又要顾忌林宁的压力,不禁为难。
再看孙坚孙策父子,采取拉拢与攻伐并重的策略,横行江东,顺利扫清了扬州全境,实力大大增强。孙家羽翼丰满,对袁术就开始听调不听宣了,很多命令阳奉阴违;譬如袁术在南阳进展不顺,正宗的荆州牧刘表有意统一荆州七郡,对袁术在南阳的种种作为十分不满。袁术受了一些白眼,很多世家大族认为袁绍败北,袁术不过是冢中枯骨,成不了大事,袁家完了,个个对袁术的招揽不假辞色,有的甚至连门都懒得开,直接把上门拜访的袁公路晾在外面。
在这样的境况下,袁术也不想在南阳受气,前思后想,决定将家业迁到寿春,以便招兵买马。等差不多了,就回来找刘表报仇,奈何孙家父子不同意,话说得可好听了,什么“南阳乃帝乡,弃之不祥”啦,什么“丢了南阳,再想收取荆州就不好夹击刘表”啦,理由一大堆,就是不想让袁术到江东来。
袁术又不是傻子,能听不出言外之意?气得他跳脚大骂:“孙文台,孙伯符,汝父子二人若无我的支持,焉能据有江东?待乃公击败刘表,得了荆州,就去讨伐你们!”
刘表本人不失一代英杰,又有投奔过来的刘备辅佐,袁术嘴上厉害,手下就一群酒囊饭袋,手下谋臣只有阎象、武将只有纪灵还算有点本事,其他人别说本事了,只要袁术稍微露出败象,立马跑干净。和刘表一开战端,荆州兵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击败了南阳兵,袁术退守宛城,据城死战,荆州兵一时不能攻克,形成僵持。
而剩下的势力,益州刘焉前两年过世,长子刘范在鸡鹿塞,次子刘诞在幽州,唯三子刘瑁、四子刘璋在益州。刘瑁体弱多病,且没有名利之心,刘焉旧部认为刘璋宅心仁厚,可为人主,拥立刘璋为益州之主。刘璋暗弱,但对百姓很好,下令减免赋税,鼓励柴桑,发展商业,相较于战乱频繁的中原,益州的繁华日甚一日。不过,刘焉一死,其旧部张鲁不服调遣,刘璋杀了张鲁的母亲和家室,自此决裂;刘璋派兵攻伐张鲁,多次被击败,由是张鲁割据汉中,传播五斗米道,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
最后是窝在交州的项庄,完成对交州政区的分割后,项庄两耳不闻窗外事,耐心发展。贾诩、郭嘉认为,从交州北伐,益、荆、扬三州乃必取,只有取了三块地盘,有了足够的纵深,北伐才有希望成功。至于先打哪块地盘,贾诩和郭嘉有分歧,前者认为益州刘璋暗弱,刘焉死后逼反张鲁,拿下益州易如反掌;后者则认为刘表徒有虚名,先取荆州,再西进益州,一战可定,然后掉头与孙家父子争夺扬州。
“川蜀有天险可以固守,孙氏虎踞江东,不易图取,只有荆州有机可乘。”项庄犹豫半天,采纳了郭嘉的策略。
于是,在刘表和袁术的战争中,又有了来自西南的项庄加入,南国遍地烽烟。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