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三国之楚鼎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三)

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三)

一走进来,糜竺和陈群就感到或审视或不屑地目光在前身后背扫视,两人都是见过风浪的,波澜不惊。直到被林宁强拉着入座,两人对视一眼,有了默契:传闻林车骑胸襟广阔,礼贤下士,果然不假。

回到座位,林宁向二人敬酒:“子仲、长文舟车劳顿,请饮下这杯酒,余稍后为二位大贤摆宴接风。”

“多谢将军。”

酒不能不喝,林宁做出这番姿态,给足了二人面子,说明徐州易主的事,有戏!糜竺作为正使,自然由他先开口:“久闻将军豪爽,上至王公贵胄,下至市井小民,皆能不媚不傲。将军之气量,竺万分佩服。今奉陶使君之命出使幽州,一路北上,于途所见,百姓安居乐业,秩序井然,诚将军之德力。”

“子仲过奖。”林宁笑了笑,废话真多,我不揭穿你,看你自己能秃噜到什么时候。

好在糜竺废话不多,这可能和他出身商贾有关,生意场上客套两句正常,一直客套下去生意还谈不谈了?他清清嗓子,说:“近闻将军有虎步陇右之意,以将军之才,麾下之兵,扫除国贼实无困难。然则将军威震天下,必有席卷八荒之志,敢问将军志在何方?”

如果我说我就是要干老董,无意徐州,你是不是掉头就走?林宁被自己的幻想弄笑了,慨然道:“余此生所思所想,就是为大汉除残去秽,荡平凶逆,维护正统。董卓欺凌天子,余本该早日讨伐,奈何此前无暇西顾,俗事缠身,如今漠北已定,兵甲粮秣俱已充足,正是西进伐董,迎驾天子还都洛阳的良机,余岂敢错过?”

糜竺吃不准车骑将军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看林宁大义凛然的样子,难道真的要做大汉忠臣?扯淡吧,就算除掉董卓,把小皇帝带到洛阳,还会大公无私的交出所有权力?糜竺可不信,但凡世上尝过权力滋味的人谁肯轻易放弃?又不是圣人!

“将军所言,正是竺之心愿。”糜竺小小奉承了一句,话锋一转,“不过,大汉传承至今,皇纲失统,桓灵以来,民怨沸腾,以至天下骚然;诸侯不尊诏命,故而九鼎分崩,四海幅裂。将军若要兴复汉室,拓展土地、充实人口是当务之急,我主徐州牧陶公有意将徐州三国二郡全部归还皇室,只是天子为董卓把持,倍受凌辱,为臣子者每每涕泪交加,夙夜难寐;将军持节镇守幽州,受先帝托孤顾命之重,既然天子不得自由,由将军暂时接收徐州,为天子守土,理固宜然。待天子还都神京,亲理国政,徐州再由将军奉还天子,必定成为流传千古的美谈。”

服,服了!商人的嘴真厉害,黑的说成白的。林宁本来把注意力集中在陈群身上,这可是丞相的料子,糜竺嘛,历史上最大的成就是在刘备最落魄时伸出援手,之后就默默无闻了,刘备入主益州后,糜竺地位在诸葛亮等人之上,也是因为老资历和刘备大舅子的身份。至于治国理政的才能,糜竺或许有,但不高,不然也不会被善于识人的刘备束之高阁,直到过世也没有绽放光芒。

这一番话洋洋洒洒,林宁的注意力转回到糜竺身上,意味深长地笑了。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号的,有几个是徒有虚名的花架子?

“子仲一言惊醒梦中人,余险些自误。”林宁离席向糜竺行礼。

糜竺避席让之,心想:行了,我在车骑将军面前露了脸,以后就是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再次落座,林宁看向一直不说话的陈群:“子仲先生的一席话令余受益匪浅,不知长文先生何以教之?”

陈群笑道:“糜子仲所言,说尽我心,望将军用之。”

林宁有些失望,好歹你给我留下两句话,我也有借口给你个官职,这样你在幽州待一段时间,保证你就不想走了,鹦鹉学舌让我怎么在众目睽睽下给你高官厚禄?无奈之下,他把话题引向具体的政事,出题考较陈群,陈长文不是出谋划策的谋士,但在治国理政方面,却是难得的人才。

陈群也看出了林宁的招揽之意,对所出题目对答如流。林宁大喜,正要开口许诺官职,忽然想到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可是世家大族腐蚀国家根基的温床,创始者便是眼前还很年轻的陈群,又不由沉吟起来。

底下人闻弦歌而知雅意,刘晔道:“陈长文旷世逸才,实是在野遗贤,请主公用之。”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