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有阿头山,去城西九里。
林宁带了徐庶和荀彧,内卫环绕,于阿头山下的襄江置酒等侯。山中多猎户,被隔绝在外,有在襄阳入城仪式上见过林宁的,都很惊奇:晋王在等人?什么人这么大面子?
别说外人不理解,徐庶也不理解,来前对林宁说:“晋王何等尊贵?一介降将,不劳晋王大驾。若晋王实在欣赏此人,臣愿代晋王迎接,也算是给足脸面了。”
林宁笑道:“不行不行,孤要亲自去,孤以后的水师都督,还着落在此人身上。”荀彧就没说什么,事实上随军出征后,他很少说话,林宁问了才说两句,相当惜字如金。
等了两个时辰还多,都快吃中饭了,江面上依旧空荡荡。徐庶沉不住气,发牢骚说:“好大的架子!此人如此无礼,大王,还是回去吧。”
“今天就是等到天黑也要等下去,孤早知此人忠义之士,等多久都值得。”林宁说。
暑热难当,亏林宁好脾气,明明摆了一桌酒食,分毫不动,只顾眺望江面。功夫不负有心人,远影孤帆,行在澄碧见底的江面如离弦之箭自上而下,为了避免误会,船舱里的人钻出来站在阳光下。这人身材魁梧,葛巾布衣,江风强劲,把他露在外面的长发吹得四散飞扬,随着越来越近面容几见清晰。他和关羽一样蓄着长髯,却不浓密,看得出来也没有精心修剪,长相不是印象中武将般的粗犷,有几分儒雅。
船只抵岸,人从船帮上纵身跃下,还没靠近,被两个内卫一左一右拦住,例行搜身。林宁喝道:“仲业信人君子,岂效死士害孤乎?”斥退内卫,上前一步拉住对方的手,亲热问候。
文聘拜倒称罪,林宁笑道:“仲业来何迟邪?”
“先日不能辅弼楚王以奉国家,楚国倾覆,唯愿据守汉川,保全疆土,生不负於己任,死无愧於地下,而计不得已,以至於此。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文聘流着泪说。
“真忠臣也!”林宁叹息说,揽着肩膀将人扶起,带到桌案安坐,亲自斟酒,奉之为寿。
文聘顿谢,林宁又引见徐庶、荀彧,共饮进食,其乐融融。酒过三巡,林宁道:“仲业有大才,孤得仲业,如武王得之子牙,高帝得之子房也。今孤为国家收复荆州,江北皆平,唯刘备窃据江南,不服王化,孤甚忧之。仲业久在荆楚,谙熟水土,必有良策以慰孤心。”
“晋王明鉴,荆州南北,已分两部,而水域纵横,非利骑卒。愚以为征讨江南,当用舟师,速攻长沙,驱之南行,尽收失土。”文聘说。
“晋国甚缺水师大将,仲业愿为孤分忧乎?”林宁终于把这句话问出来了。
文聘躬身道:“臣效犬马之力,以报大王恩遇。”
林宁欢喜不已,说:“如此,孤拜仲业为偏将军、水师都督,封列侯。仲业有什么要求,尽可以提,孤无有不允。”晋国的偏将军位在杂号将军之上,距离重号将军仅一步之遥。
气氛更加热烈,徐庶本来对文聘牢骚满腹,坐下后没怎么搭理。等林宁封赏出口,徐庶故意出了几题考较文聘,他也不懂水战,但军事才学天下能匹敌者寥寥,身为大将,有些知识是必须掌握的。很快,徐庶发现文聘对答如流,还能提出独到见解。不知不觉间,徐庶从不以为然到凝眉苦思,越问越多,越问越深,文聘也从轻松写意到如临大敌,每次回答都要加倍思考。
眼看没完没了,林宁笑着打断他们的话:“元直,让仲业歇歇吧,累坏了孤的水师都督,还怎么下江南?”众人皆笑。
徐庶吐出一口气,佩服道:“文将军果真世之良将,庶曾有怀疑,请将军见谅。”
文聘连忙谦虚。徐庶身为晋国元老,能把这话说出来,足见磊落,他要生气就显得肚量狭窄了。
午后入城,林宁问了一下,得知在襄阳刘表给文聘赐了一座府邸,不愁住处。于是林宁没有另作安排,只说:“有何短缺,随时呈递。孤非清高道德之士,人生苦短,该享受的,就要享受。”
天一热起来,人就犯困。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