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问催使我继续往下看。
之前在青海,宁行云提到的几件事也出现在白笙月的日记里。
例如他们几个一起在白家吃火锅,程时晟骗白笙月吃羊肉,被宁行知追着打的事。还有,白笙意屡次获奖,在白家客厅里给他们跳获奖的舞蹈。还有白笙月喜欢插花,她最喜欢的花束是太阳花,有着薄荷的阳光味。
这个比喻挺特别,薄荷怎么可能有阳光的味道?
我不明白,暂且当作白笙月随手写的,继续往后看。
从白笙月十八岁开始,她的日记不再是以大篇幅的记事为主,而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例如这一段,她说她在这个家快待不下去了,父母不能理解她真正想要什么。看她的文字,好像是跟父母因为某件事大吵了一架,在流泪的情况下写的这篇日记,有些字体上有被泪水晕开的痕迹。
感觉白笙月在十八岁那年,心里波动很大,大都来自父母的不理解和她内心隐藏了某种东西无法对外人诉说,而她隐藏的东西是什么,白笙月并没有提起,只是在她十八岁最后一篇日记上写了四个字。
“身不由己。”
这四个字让我思维又发生了一次转折。
最开始,外界给我的信息是,白笙月和宁行知是一对情侣,白怀了宁的孩子,发生车祸,两个人决裂。但在这本日记开始的文字里,我又觉得白笙月应该是喜欢程时晟的,可带着这个观点看到现在,我又觉得她不可能喜欢程时晟。
很明显,白笙月的父母是不想她和宁行知在一起的,而能配的上白家地位的是程家,所以按常理来说,白笙月的父母应该是想让她和程时晟走到一起。如果白笙月也喜欢程时晟,那这不是两全其美的好事吗?怎么会出现“身不由己”这四个字?
感觉自己想在看一本推理小说,而且还是没有第二视角,单纯从一个人的视角去剖析全局的推论论证。在这本日记快翻到后面的时候,好像有什么东西隔在两页纸之间,开始翻的时候没感觉到,越到后面越明显,有东西加在里面,我又往后翻了几页便看到了。
是一个书签,金属质地,看不出什么金属,但拿起来还挺沉,怪不得我刚拿起来的时候感觉它比一般日记本要沉,原来里面还夹着这个东西。
这一下让我想起在青海的时候,我每次看到白笙月桌子上的这本日记,都感觉它很厚,原来是夹了书签。
我前后检查了一下这个书签,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上面刻着简单的纹路,没有文字,得不到更多信息,但我觉得,它能出现在这本日记里,绝不是偶然。
果真,我在放置书签的那一页发现了问题。
从日期上推算,写日记的时候,白笙月应该是十九岁。她写道:我知道跟你在一起很难,没人希望我们在一起。但我不怕,破茧成蝶是需要勇气和信念的,我有和你在一起的勇气,也相信我们终能“时光烛影,岁月静好”。
这八个字让我想到第一页上同样的八个字。
字迹和笔的颜色是同一样,也就是说,第一页上的八个字很可能和这八个字是同一天写的,也是白笙月在那一天,对她和某个人感情的誓言。
后面几页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大多是白笙月抒发自己感情的言辞,没有提到确切的人物名字,我无从判断这个人是程时晟,还是宁行知。
正本日记看完,我的思绪反而更凌乱,感觉就算在日记里,白笙月也要故意隐瞒这个人的身份。
我不知道程时晟和宁行知在十八九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如果按现在的他们去推算,那时程时晟在圈子里的口碑是不是也和宋予微第一次跟我形容的一样,情场浪子。而宁行知,是一个头脑冷静,对白笙月一心一意的宁家二少爷。
如果我是白笙月的父母,我会希望女儿跟谁在一起?
我的答案是宁行知。
如果是这样,白笙月跟父母吵架就应该是为了程时晟,这也正印证了她十七岁生日时写下的那句话。
“水晶鞋是送给公主的,项链要保存在盒子里。”
白笙月喜欢程时晟,这可能就是她一心想我死的动机。
那……
当年她怀了宁行知的孩子又是怎么回事?
是被迫的吗?如果真是这样,五年前那天的真相就应该是,白笙月不是去找宁行知,而是想让程时晟带她走,而被白笙月的父母发现,开车追他们的路上发生了车祸,导致白家三死一伤。
所以程时晟才会对白笙月那么好,尽心尽力的照顾了她五年,而她终是不肯看宁行知一眼,是因为当年怀那个孩子,是宁行知强迫的?
“咣”的一声。
腿上的日记落在地板上,打断我可怕的思绪,我俯身去拾的时候,看到它完完好好合十在地面上,好像从来没被人翻开过一样。
我不敢再想下去,我不信程时晟会骗我,他那天是在白笙月枪口下救了我的,他也说过他愿意用身家性命来爱我,我怎么可以不信他,而去信自己胡乱的推测呢?
(https://www.vxqianqian.cc/4399/4399774/32634174.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