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几个中年文官出列奏报,殿内气氛一如既往非常压抑。
所有人都知道此战大乎大乾颜面,但相比颜面来说,存活才是第一要事。
一来云北地区难民成灾,朝廷需要拨款赈灾,二来战争耗资靡费,长久下去恐怕国库就完了,连军饷都发不起,只会导致齐人更轻松地入关。
宣武帝陷入沉默。
看向李显的目光,也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意味。
这时隶属兵部的一个将官出列:“秉陛下,臣有本奏。”
宣武帝疲惫地摆了下手:“准奏。”
“臣,兵部给事中姚林,向陛下弹劾太子殿下!太子德政不修,圣贤不读,玩忽职守致使飞云军大败,阵亡我军近六千儿郎,恳请陛下严惩!”
话音刚落,又一位官人出列:“臣,玄武寺少卿韩顺同弹劾太子!太子不重国事,只与市井为伍,才致使了如此荒唐的败仗,恳请陛下惩治以儆效尤!”
哗!
殿内响起一阵不小的议论,他们都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就有人弹劾太子了,还是在他刚回来的时候。
但也算正常,毕竟吃了败仗,又是太子身份,加上不受宠,第一个拿来开刀再合适不过了。
接着又有几人出列弹劾,言之凿凿信誓旦旦,仿佛把太子从小到大干过的坏事都拉出来说了一遍,甚至有人仅仅只是跟风,也说上了几句,好似今天不让太子下台不能善罢甘休一样。
李显听在耳里看在心里,一抹凄凉涌上心头。
但这时,却有一个人站了出来。
那位中年老者来自内阁,是当朝数一数二的大学士,众人见之纷纷肃静下来。
老者名为朱元青,内阁大学士,海内名儒,更冠有帝师名号。
宣武帝也摆手示静,缓声道:“朱爱卿可也要弹劾?”
老者淡然摇头:“陛下,臣并非弹劾,而是想为太子说一句公道话。”
李显投去感激的目光。
原因无他,他叮嘱过朱永年,余阳城前战事暂且不要说出去,也不要让他父亲知道。
因此朱元青此时肯站出来说话,当真可以理解为情分。
若无余阳城前一战的胜利,相信今天只要朱老开了口,父皇也不会责罚他太狠。
“且请说来吧。”
朱元青微微颔首,缓声道:“诸位公卿,太子殿下确实败了一仗不错,但究竟是何原因,也该听听太子如何说,再去弹劾不迟。切莫一时兴起,而当了别人的刀。”
“众位爱卿也理当清楚,太子殿下并非德政不修,老朽恬居内阁大学士之位,虽无丰功伟绩,但诸皇子德行品性却是看在眼里。”
“太子宽厚仁德,经论治论亦为中上之品,并无德行不修,圣贤不读之说。另,你们虽说太子整日与市井为伍,但其难道不是在体察民情么?身居高位者,只有明白百姓之苦,才能更好造福天下造福社稷,难道不是一件好事么?”
方才弹劾的群臣,脸色顿时跟吃了屎一样的难看。
好你个内阁学士朱元青,太子会读书这事就算了,但他体察民情这事,说出来你自己信么?!
他平常都跟些什么人在混,你是一点都不提啊!
(https://www.vxqianqian.cc/4419/4419066/11111100.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