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兴平坊
市井好友?
什么样的市井能造成此种利器?
众人皆惊,这不太符合他们对市井的定义。
市井者,坐井观天,目光短浅。市井小民通常是指没怎么读过书,甚至不读书的人。
在他们看来,市井小民是不会有什么见识的,更不会有什么创造力,说这连弩是一个市井小民创造而出,实在有些突破他们的想象力了。
宣武帝却好像想起了什么,该不会是太子经常与之鬼混的小子吧?
毕竟这么多年了,他不可能不知道李显都跟什么人在一起,林羽的名字,已经多次通过锦云司呈在案上。
此人不过一个市井流氓,没有居所没有营生的活计,平日不是乞讨就是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来维持生计,要不是没干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恐怕他早让锦云司私下处决这小子了。
而现在,他居然造出了此等利器?
“太子你说的,可是林羽?”
李显早猜到父皇会知道,闻言重重点头:“不错,正是林羽,此番出征我带他同往前线了,飞云军溃败时他曾救我一命,此后在宁州军又研制出连弩,这才有了余阳前城的大胜。”
百官陷入沉思,就连宣武帝也没有立刻说话。
余阳城前一战,对大乾来说具有非常强大的划时代意义,可以提振军心民心,更可以为将来还于旧都定下一个不错的基调,是以往从未有过的最好机会。
而促成这件事的人自然是首功,太子凭借此功稳坐东宫大位自然不是问题,但他却将功劳推到了一个市井流氓头上。
总不能让皇帝给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白身,直接封侯拜将吧?
古往今来可没有这个先例。
然而众人见陛下未说话,他们也不好直接说什么,一切还需要天家定夺。
“你此番回来,可带了赵将军书信?”宣武帝突然问道。
大战胜利一事应做不得假,但还需要将军书信作证才算有效,另外还需要一封信使回报才能真正行封赏之事。
李显闻言立刻将书信拿出,他一直带在身上:“父皇请看。”
太监送上信给宣武帝过目,只一眼便确认真实无误,宣武帝深吸一口气,面向群臣。
“太子杀敌有功,待红翎信使回归即可封赏。另奉元白身林羽制作连弩,助宁州军颇敌有功,身兼救太子之功, 亦另行封赏,可先召之进宫见朕。”
回声在大殿里经久不绝,群臣面色各异,只有李显难掩激动神色。
他自然也知道直接封官不合规矩,历来没有过先例,但林羽军功在这摆着,又有大将军为证,只要信使回归,必然跑不了一个官,至于多大,可以后面慢慢再折腾。
目下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那接下来应该干嘛?
当然等红翎信使回来,再去找林羽了!
......
时间回到昨日。
林羽跟李显分别以后,就将马骑去最近的驿站寄存了,还交了二两银子押金。
一来城中人多,骑着不方便,二来城里普通人不准骑马,他目前什么身份都没有,穿得也不像贵人模样,但凡路过的巡人看一眼都可能会来问,索性就懒得骑了。
依着原主记忆,晃晃悠悠去往兴平坊,林羽除了欣赏本地风土人情外,顺带也做一点调研工作,看看有什么可以发展的生意。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