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我军又在离郅支单于驻守的临时都城,三十里的地方扎营。
郅支单于侦察我汉蛮联军开来,急派使者入我大汉军营,探听和询问,我汉蛮大军开赴康居王国的原因。
校尉陈汤害怕我汉蛮大军逼近城池时,会惊走郅支单于,那就会前功尽弃,达不到彻底歼灭郅支单于大军的目的。
于是,校尉陈汤就欺骗郅支单于的使者说:
‘先前,单于曾经上书朝廷,表示愿意归附我朝,入朝称臣。我皇大喜。我皇体谅单于,放弃历代祖先居住的富饶广阔的土地,而屈居康居王国,实在是委屈得很!所以,特派我率军前来,保护和迎接单于回去。臣担心惊动单于的圣驾,所以只在城外静静地扎营,不敢招惹单于的雷霆之怒,让单于生气。请单于不要多虑!’
其后,双方使节往来数次,各自探听对方的虚实,郅支单于遂信以为真,相信校尉陈汤的话语。
不久,都护甘延寿,校尉陈汤为了加深郅支单于坚守的决心,就特意召见匈奴汗国郅支单于的使节,故意责备道:
‘我数万大军不远千里而来,只为迎接单于还国。至今,却未见单于任何肯定的答复。不知单于是何道理?究竟有何打算?我汉蛮联军远道而来,人马疲乏,粮草十分不济。眼看我联军的军需辎重,马上就将消耗殆尽,恐怕我们将无法返回向朝廷复命。请单于和贵臣们速做决定!不要让我们失望!’
当初,郅支单于刚刚闻听我汉蛮大军到来时,知道敌我力量悬殊,就想尽早撤离,三十六计,走为上,逃之夭夭。然后等汉蛮大军撤离之后,再卷土重来。
此时听了校尉陈汤的话语,郅支单于更加坚信汉蛮联军无法长久地坚持。
于是,匈奴汗国大军决心借助归降自己的罗马兵团士卒的力量,构筑坚固城池,顽抗到底。
晚上,校尉陈汤又率领四万大军悄悄地向前挺进,驻扎在郅支单于居住的城外三里。
郅支单于闻听汉军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兵临城下,急忙加紧戒备。他命令数百精锐士卒,守卫在城头高处,数百骑兵在城下往来巡逻监视。
天天刚亮,郅支单于就眼见汉蛮联军源源不断开来,兵强马壮,人马众多,才萌生恐惧之感,心中有了后悔之意。但此时,他的逃路已经被汉蛮联军切断,早已经悔之晚矣。
于是,郅支单于只得硬着头皮,向汉蛮联军挑战。他命令自己精锐的骑兵,首先向汉军军营冲击,希望一鼓作气地取得胜利,以打击汉蛮联军的生气。
眼见匈奴大军主动发动攻击,总督甘延寿,副指挥官校尉陈汤,立即发布作战命令,布好自己的阵势应战,发动对郅支单于骑兵的迎击。
于是,汉蛮联军分成几个梯队,轮番向匈奴骑兵射击。历时万箭齐发,挑战的匈奴骑兵,纷纷坠落马下。精锐的匈奴骑兵,很快就损失殆尽。
接着,校尉陈汤命令汉蛮联军四面围城,转而射击守卫城门的匈奴骑步兵。
汉蛮联军箭如雨下,匈奴骑步兵根本就无法抵御,只得退回城中拼命地守卫。
起初,郅支单于听说我汉蛮联军到来的消息时,就打算率领部下早早地逃离单于城。
可是,后来,他想到四周诸国都是自己好战造成的敌人,而如今自己的城池,又被汉蛮联军重重的包围,已经无路可去。而他又自认为汉蛮联军远来征战,必然会后勤供应不上。不久,汉蛮联军肯定就会辎重、粮草不济,不得不自行撤离。
于是,郅支单于决意坚守城池。
因此,他一边向自己的盟友康居王国求救,一边拼死地狙击汉蛮联军,以待自己的援军。
校尉陈汤指挥联军四面攻城,攻势十分猛烈。
入夜,郅支单于再次派出自己的数百精锐骑兵,意图再次偷袭汉蛮联军军营,但均被我联军射死。
当我军攻城激烈之时,郅支单于全身披挂,亲自在城楼上指挥战斗。
在汉军营地,可以‘望见单于城上立五彩幡帜,数百人披甲乘城,又出百余骑往来驰城下,步兵百余人夹门鱼鳞阵。’
这支会列布”鱼鳞阵“的军队,就是郅支单于雇佣的罗马兵团士卒组成的大军。
那时,要将军队列阵布局成为鱼鳞状,必须经由高度的组织训练,并有相应的阵列条规来指导训练才行。这对于任何游牧民族和其他未开化的民族来说,都是不可能做到的。
像匈奴汗国这样的游牧部落,打起仗来,将士们多凭勇敢,一拥而上,往往没有章法、没有阵法可循。而布局周密的阵列,只有在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中方能够实现。
于是,这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就使用着长方形的、其正面呈圆凸状的盾牌来抵挡敌人。那时,手持盾牌上端的士兵们,并肩站立,向前挺进,极似鱼鳞地聚集在一起,拼死地抵抗汉蛮联军。
就连郅支单于的皇后,夫人,美女等数十人,也用强弓对我汉蛮联军发动反击。
后来,战斗进行到决战之时,我军强弓部队的神箭手,一箭射中了在城楼上指挥作战的郅支单于的鼻子。
于是,郅支单于再也无法支持。他浑身是血,心惊胆战,狼狈不堪地逃下了城楼,去救治自己的伤病。
而郅支单于的皇后,夫人等,这时也纷纷战死。士卒伤亡惨重。
午夜时分,我汉蛮联军终于攻破了匈奴城池的外城,并逐步地推动防箭的卤盾,攻入郅支单于大军死守的内城。
蛮汉联军在城中四面放火,火烧内城城门,不断用火攻击守卫内城的匈奴敌军。
凌晨时分,匈奴郅支单于的城池尽毁,我军胜利在望。
不想,匈奴郅支单于的盟国—康居王国的援军,一万余人急急赶到,对我汉蛮兵团实施反包围。我军形势历时变得十分危急。
然而,我汉蛮联军战士,面对众多的敌人,却并不畏惧。敌人援军的来援,反而更加激发了将士们必胜的信念。他们作战反而更加地骁勇,杀声震天。康居王国援军不敢深入阵地,只好后撤,坐观成败。
这时,郅支单于的军队精疲力尽,弹尽粮绝,再也无法支持。郅支单于只得忍着伤口的剧痛,率领百余勇士,退入自己的皇宫之内,继续负隅顽抗,但已经大势已去。
我汉蛮联军那肯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于是,大军奋勇追击,火烧皇宫。郅支单于的皇宫顿时火焰滔天,笼罩在一片烟火之中。
最后,郅支单于气怒交加,伤口崩裂,重伤发作,气绝而死。敌人群龙无首,立即崩溃。
我汉蛮联军终于大获全胜。斩杀匈奴阏氏,太子,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虏千余人。
罗马兵团士卒的一百四十五人,都全部归顺汉军。
于是,他们都被安置在一个特设的边境城镇中,该城就以汉代对罗马国或罗马人的称谓”骊靬(liqian)“来加以命名。
其余的降虏千余人,都分配给了派兵助战的十五个城郭诸邦的军队。
总督甘延寿,副指挥官校尉陈汤斩下郅支单于的人头,送到京师向朝廷报命。
大胜之后,甘延寿、陈汤在给元帝的那封流传千古、扬眉吐气的疏奏中说:‘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匈奴呼韩邪单于已称北藩,唯郅支单于叛逆,未伏其辜。
大夏之西,以为强汉不能臣也。郅支单于惨毒行于民,大恶逼于天。
臣延寿、臣汤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阴阳并应,陷阵克敌,斩郅支首及名王以下一千五百一十八人,俘虏千余人。
宜悬头槁于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闻听我汉蛮联军大军,在万里之外建立殊勋,稳定了西域诸国的局势,保证了西域诸国的安定,我皇龙颜大喜,下旨赦免校尉陈汤等矫诏欺君之罪,并给予将士们应得的奖励。
朝廷上下,一片欢腾。
哎呀,这是何等荣耀之事!”舂陵考侯刘仁讲得热血沸腾,仿佛自己也已经回到了,那个令人终身难忘的战斗里。
刘縯听着,也是摩拳擦掌。
他不住地连声赞叹:“好啊!好啊!这才是我天朝的恢弘气势!凡是无理得罪我天朝的逆贼,哪怕是远到天边,也应该将它立即剿灭!爷爷,你讲的故事实在是是太精彩了,请你老继续给儿孙们讲下去。”
舂陵考侯刘仁又喝了一口滚烫的热茶水,然后长长地叹息了一声,有些伤感地轻声说道:
“哎!可惜英雄们的这些丰功伟绩,都早已经成为了历史陈迹!可叹儿孙们不孝,使宣帝的千秋伟业通通毁于一旦,成为了陈年旧事。
当初,我皇元帝(刘奭)还是太子之时,就已经表现出了自己的昏庸和无知。
一次,他陪同自己的父皇宣帝一同进餐。
太子与父皇谈论国事,对父皇的作为大不满意。于是,他顺便建议父皇道:
‘父皇啊,你英明睿智,可惜太重视法制,太重视原则,太重视制定的规则了!臣儿私下以为,这些都并不可取!你应该多多地依靠儒家人才,认真听取他们的建议和意见才是!’
我皇宣帝闻听此言,立刻脸色大变。
他厉声地训斥太子道:‘你这个小子,年纪轻轻,你懂得什么呢?我朝建立制度,就是’霸道‘,’王道‘兼用,法制与道德混合治理。怎么能够独用儒家那套迂腐的东西呢?
儒家知识分子,他们个个夸夸其谈,讨厌实际行动;崇尚清谈,大都不切实际,遵循陈腐潜在的规则。
他们崇拜古人古事,总以为今不如昔,不能与时俱进,不知创新,不知上进。
他们只知空谈误国,不知脚踏实地,做事救国。
他们一心追求名利地位,追求私人的利益,以学而优则仕为最高原则;他们做官不择手段,丧失原则,不讲道德,丧失人性。
我们怎么能够把治理社稷的重责与大任交与他们去处理呢?’
最后,我皇宣帝叹息了良久。
然后,他无可奈何地指着太子说道:‘哎,也许天意就是如此!败坏我们刘家基业的,就是你们这些,只知空谈误国和贪图感官享受的小子!’
不想,后来,当初我皇宣帝的预言,竟然很快就成为了现实。
我皇元帝(刘奭)登基以后,一味信任儒家大儒萧望之,宦臣弘恭,石显等人。
他们认为制度建立好之后,就会万事大吉,天下太平。
他们认为人治重于法制,只要大人物发发慈悲,做好道德表率,定会国泰民安,一切如意。
他们处理国事不顾民意,不切实际,只是照顾少数利益阶层的利益。
他们一意孤行,垄断朝廷权力,因循守旧,不知变革。终于使国事日非,几至不可收拾的地步。
后来,成帝(刘骜)万岁爷当政以后,国事更是日渐窘困,真乃江河日下,令人叹息!
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年),车骑将军王音曾经以至亲的身份,上疏我皇劝谏,可叹我皇依然执迷不悟,自以为是,自大妄为。
由此可见,把国家兴旺,黎民百姓安居乐业的所有美好希望,都寄托于某些当政者的英明决断,自律自强之上,无异于是痴人说梦而已。因为所有的当政者,都难以逃脱个人私欲膨胀的潜在规则。
那时,王音诚恳地进谏我皇劝道:
‘陛下啊,请原谅微臣鲠直的谏箴!你左右的佞人实在太多了,实在对国事十分不利!
朝廷中每个人都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爵位,保住自己的利益,而不敢向陛下说一句真实的话语。因而,陛下就根本不能听到正直的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心里都十分畏惧陛下会龙颜大怒,而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失去自己拼命保守的荣华富贵。
如今,陛下即位已经十五年了,可是还没有能够继承帝位的太子。
然而,陛下一点也不醒悟,依然是每天驾车出游,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没有一点作为君王应该具有的尊严和权威。
陛下荒唐糊涂,伤风败俗的行为,传播远近,大大伤害了陛下作为一国之君的圣明。
在外,陛下有私游放纵的毛病;在内,陛下有缠身的疾病。可惜陛下依然不能够醒悟反省,发奋努力,扭转社稷的颓势。
万一,某一天,上天不再眷顾陛下,灾祸突然来临。那么,高祖辛苦夺来的天下,陛下将交托给谁呢?皇太后(指王政君),又由谁人来加以侍奉呢?
微臣如今冒死建议陛下,就是希望陛下能够跟贤能的人,共同磋商国事。严格地检讨和反省自己的行为,恢复正常的治国方式,以博取皇天的怜悯和恩赐。
那么,到时候,不仅陛下的继承人的问题,才可以顺利地解决,而且国家也才能够重新走上正轨!’
无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我皇成帝置若罔闻,依然我行我素,肆意妄为。国事不仅没有任何的起色,而且反而向无底的深渊加速滑去。
鸿嘉三年(公元前年),我皇成帝私自出宫,路过阳阿公主家里,他看见舞娘赵飞燕,就一见钟情。
皇上立即不顾上下左右的反对,立即召幸舞娘赵飞燕入宫,大为宠爱,三千宠爱集一身。
赵飞燕原本是长安城皇宫中的侍婢,她的地位十分卑贱低微,哪里有一国之母的样子。
她刚刚出生时,她的父母亲见她是个女孩,就不打算养活她。于是,就将她扔到了野外,丢弃不理。不想,三天三夜,她居然未死。她的父母觉得很是神奇,突然良心发现,心中不忍,就又把她抱回来加以养育。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