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隆重的登极大典上,刘秀重新正式地宣布恢复汉王朝的国号“汉”,改年号为“建武”元年。刘秀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世祖“光武帝”。是年,刘秀三十一岁。从此,实际上就宣告了一个崭新的王朝的诞生。
七月五日,为了大肆笼络人心,刘秀开始大封有功之臣。
刘秀专门派出自己的使者,“持节”,擢升在前线奋勇作战的太学同学邓禹为大司徒,封酂侯,受封一万户人家的采邑。
刘秀勉励邓禹说:
“制诏前将军禹:将军深执忠孝,与朕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孔子曰:’自吾有回,门人日亲。‘将军斩将破军,平定山西,功勋卓著。当初百姓不亲,五品不训;如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五教在宽,百姓亲附,五品昭明。今遣奉车都尉授将军以印绶,封为酂侯,食邑万户。希望你敬受君命,慎之慎之!”那年,邓禹刚刚才二十四岁。
对于大司空人选,刘秀因为强华所献“赤伏符”上恰有“王梁主卫作玄武”的一句。
于是,七月十一日,刘秀任命前野王县长王梁担任朝廷的大司空一职。
王梁,字君严。渔阳要阳人。他曾经为郡吏,渔阳太守彭宠任命王梁为属下的狐奴县令。后来,他与盖延、吴汉俱率领军队南征与刘秀会师于广阿城,被刘秀拜为偏将军。
后来,王梁配合友军,率军攻陷刘子舆的都城邯郸后,王梁因功被赐爵关内侯。他跟从刘秀平定河北郡县后,就被刘秀拜为野王令,与河内郡太守寇恂一起南拒洛阳,北守天井关。那时,玄汉大司马朱鲔等皆不敢出兵攻击萧王刘秀的大军,刘秀认为王梁等大有功绩。
等到刘秀即位,众臣议选大司空。而刘秀十分迷信《赤伏符》上的谶言“王梁主卫作玄武”的句子,于是刘秀认为野王乃卫之所徙,玄武是水神之名,而司空恰是水土之官。
因此,刘秀不顾众人异议,而擢升王梁为大司空,封武强侯。
对于大司马一职,刘秀也想照着“赤伏符”上的话语行事,要任命平狄将军孙咸担任此要职。
于是,大家开始对皇上按图谶行事的举动强烈不满,议论纷纷,刘秀听在了耳里。
最后,为了平息众怨,十六日,刘秀只好任命吴汉担任大司马一职。
对其他有功之臣,刘秀也按照功劳及能力的大小一一予以任命。
于是,景丹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耿弇为建威大将军;盖延为虎牙大将军;大师兄朱祐为建义大将军;杜茂为中坚大将军。其他有功的著名将领,大都被授予将军之职。
其时,原玄汉朝廷任命的平原郡守,琅玡人伏湛,因为能够安抚和治理好郡内百姓,保持一郡的安宁,也被刘秀破格提拔到中央担任尚书一职。
后来,因为邓禹率领西征大军,长期在外作战,中央朝廷缺少宰相(大司徒)。
于是,刘秀再任命伏湛担任副宰相一职,代理宰相。刘秀出外作战,就由伏湛留守中央,处理日常政事。
伏湛字惠公,他是琅邪东武人。
他的九世祖伏胜,字子贱,就是人们说的那个有名的济南伏生。伏生是汉著名经学者,曾为秦博士。秦时焚书,他于壁中藏《尚书》。汉初,仅存二十九篇,以教齐鲁之间。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因为伏胜年九十余,年老不能行,乃派遣晁错去接受传授。西汉今文《尚书》学者,皆出伏生门。
伏湛的高祖父伏孺,在武帝时,客居东武讲学。于是,他把家安在那里。伏湛的父亲伏理,是当世名儒,用《诗经》教授汉成帝,做高密王的太傅,自成一家学说。
伏湛生性孝顺友爱,年轻时继承父亲的学业,教授几百人。成帝时,他依靠父亲的功绩荫庇做博士弟子。五次升迁后,到王莽时做绣衣执法,受命督察大奸,升任后队属正。
更始帝刘玄登位,就任用他做平原郡太守。
当时,天下突然兵乱再起,百姓惊慌骚动。而唯独伏湛很镇定安逸,教学行政都不停止。
他曾经与妻子儿女谈论说:“粮食是百姓的生命。没有粮食,国家就根本不能治理。如果一季的粮食没有收成,国君就会吃不下饭;如今百姓都饿,我们做官的怎么能够独自饱餐呢?”
于是,他就和百姓一起,大家一道吃粗粮。他把自己的俸禄全分送乡邻亲戚。来他家作客的竟然有一百多家人。
当时,他家有个管事的一向有力气,商量想为伏湛起兵闹事。伏湛恨他蛊惑大家,立即抓住他并杀了他,把他的人头在城中示众,来晓谕和安抚百姓。
从此,官民都信任并归向于他,郡内得以安定。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