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二年,二月十九日,刘秀任命太中大夫京兆人宋弘,接替王梁的位置,担任大司空一职,并受封为旬邑侯。
刘秀明白,治理国家,必须文武相济,刚柔相济才行;而学校教育,吏民的文化教养,都是国之根本。只有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才能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只有显示对儒生,对读书人的重视,才能够吸引更多的有识之士,参与到自己的朝廷中来,更好地为汉室服务。
因为刘秀对太中大夫宋弘的学识气度,修养才能,以及人品道德等,一向都很是尊崇。于是,刘秀就做出了以上的人事决定。
正如刘秀所预见的那样,宋弘对工作很是尽责,更使刘秀对他信任备至。
那时,刘秀的大姐湖阳公主刘黄的丈夫胡珍已经去世。看见自己亲爱,挚爱的姐姐形影相吊,凄楚忧伤的神态,刘秀很是不忍。
于是,刘秀就把姐姐接到自己的宫中居住,常常与姐姐一同品评朝中的文武百官,用来试探姐姐再嫁的可能性。
谈论了很久,姐姐终于含羞说道:“文叔弟弟啊,别的大臣,姐姐我都打不上眼。只有大司空宋弘,一表人才,相貌堂堂,很中姐姐的心意。别的大臣,都不在姐姐的心里。只是,不知宋先生的心意究竟如何?”
“既然姐姐相中了宋弘,小弟一定为姐姐尽量想办法就是。但姐姐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免得最后失意。”刘秀一口答应为姐姐撮合那件事情。
于是,那一天,刘秀就特地把姐姐留在自己宝座的屏风后面,然后就紧急召见宋弘商议这件事情。
刘秀与宋弘亲切地交谈,他们首先从日常生活的话题谈起。
刘秀试探宋弘道:“爱卿啊,谈论了国事,我们君臣再聊点其他事情如何呢?朕听说民间有句俗语’地位尊贵之后,就要另外结交一批新朋友。有了财富之后,就要改换妻子。‘请问先生,你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这是不是人之常情?”
宋弘缓缓地答道:“陛下,微臣也听说过这样的话’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微臣也是如此看的!不知皇上以为微臣的见解如何呢?”
“好好好!寡人很是佩服先生的见解!”刘秀回过头去,对隐藏在屏风后面的姐姐说道,“哎呀,好事恐怕难成了哦!”
当初,刘秀抚巡河北,以及进攻邯郸,与刘子舆的大军作战时,渔阳太守彭宠,就派遣了自己手下的得力助手吴汉,盖延,王梁等,率领征调的本郡的精锐的骑兵突击部队,开往前线作战,战功赫赫;彭宠在渔阳后方,还络绎不绝地转运粮草,供应前方战场,从不断绝,为刘秀中兴帝国立下了卓越的功勋。
后来,刘秀亲率大军,追击铜马变民集团时,曾经抵达蓟城,召见渔阳太守彭宠会面。
彭宠私下以为,自己在建立帝国的过程中所做的贡献最大,而且所起的作用几乎是决定性的。萧王接见自己,一定会对自己有着特殊的礼遇和赏赐。甚至萧王可能还会对自己远远出迎,热情握手,并同坐畅谈,互诉心曲。
不想,刘秀那时因为考虑接受群臣建议,登基称尊等别的要事,有些心不在焉。刘秀并没有像彭宠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给予彭宠特殊的礼遇。彭宠心中很不平衡。
回想当初,当皇上还是大司马时,奉命巡行河北。那时,彭宠就派遣自己的的部下吴汉,遵从大司马号令,到北方沿边各郡,征发援军,大力支援大司马刘秀。
那时,大司马刘秀对自己是非常感激,他还亲自把随身佩戴的宝剑赠送给彭宠自己,并称彭宠是自己的“北道主人”。
想不到,如今当了皇上的刘秀,却把彭宠只是当做了一个普通的太守,一个普通的部下,完全没有了当初对待彭宠的亲热与热情。而彭宠原来的部下,吴汉,王梁二人,都做了朝廷的三公,皇上却只对彭宠毫无表示,依然让自己担任边郡一个太守。
想到这些,彭宠心中更是愤愤不平,怏怏不乐。
他叹息道:“吴汉,王梁二人,都做了三公。我的功劳比他们更大,应该封王爵才是。如今这个样子,难道是皇上忘恩负义,已经把我忘了吗?”
那时,沿边各郡,都受战乱的祸害,残破不堪,只有渔阳郡完富,保持完整。并且,渔阳地势优越,此前曾有铁官专卖设置,矿产丰富,因而富甲一方。
后来,彭宠充分利用这些东西,用来发展生产,开展贸易,购买粮食,囤积金银财宝等,渔阳变得更加富裕强盛。
此时,皇上刘秀却任命自己的亲信朱浮担任幽州州长(幽州牧),驻扎蓟城,却成为了彭宠的上司。
朱浮年轻,才华出众。他羡慕古人风范,打算厉行风化,收揽人心。他收罗知识分子,征召中原地区知名的饱学之士,甚至王莽新朝时的部长级以上高官,把他们延聘到州朝廷任职或是作为自己的幕僚,宾客;并且,朱浮还下令,各个郡县,都要为这些人的家属妻子提供丰富的供应。
朱浮的做法,得到了刘秀的默许,首肯。
可是,渔阳郡守彭宠却是另一种看法。他认为:天下还没有真正地全部安定,军事行动,正在进行,需要大量的金钱粮食。而设立太多的文职官员,只会白白地消耗军用物资。
因此,彭宠公开拒绝接受朱浮州朝廷发出的,为这些人的家属,妻子提供丰富的供应的命令。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