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傲世皇朝 > 第154章第五伦擢升太守光武帝封禅泰山(3)

第154章第五伦擢升太守光武帝封禅泰山(3)

很早以来,对每一位君王来说,举行封禅大典,都是非常重要的典礼。它被认为是帝王在国家兴盛的时候,到泰山向天地受命报功的大事。

刘秀自建武元年(公元年)即皇帝位,复兴汉王朝,功勋卓著,被看作是中兴之主。

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国家的政治局面稳定,社会经济也有了比较明显的发展,使得王莽末年国家哀败的景象大大改观。

如此功劳,在东汉的一些大臣看来,以封禅的形式向上天报功,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建武三十年(公元年),张纯就上书刘秀,建议举行封禅大典,其他大臣也纷纷上奏章建议。

但是,刘秀对举行封禅大典却持异常慎重的态度,不肯轻易举行。尽管大臣们一再规劝,但他认为国家距离“国泰民安”还相差很远,举行封禅大典,向上帝报功为时尚早。

刘秀当时的头脑之清醒,态度之坚决,为人之开明,确实值得赞誉。

然而,事隔不久,他却一反常态,决心到泰山封禅。

诚然,封建地主阶级的朝廷是专制朝廷,皇帝是天下的主宰,可以号令自出。不过,象举行封禅大典这类事,还是应该找点可靠的依据或象样的理由来的。一则可以遮他人耳目,二则也可以给自己验上贴金。刘秀也不能摆脱这种心理。

那时,刘秀的态度已经转变,大臣们尚未体察出来。刘秀只好急急忙忙地自己下手寻觅封禅的依据。

建武三十二年(公元年)正月,刘秀夜读谶纬书《河图会昌符》,该书上有句“赤刘之九,会命岱宗。不慎克用,何益於承。诚善用之,奸伪不萌。”的话。他认为其中包含着难测的玄机,这些“模糊语”是对自己到泰山封禅的重要暗示。

当时,人们的意识中,有一种循环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周而复始的。占卜的阴阳家们就以金木水火土为五德,认为五德也是循环、变化、转移的。国家的兴亡盛衰便是五德循环转移的结果。

占卜家说夏朝是木,商朝是金,周朝是火。因为火克金,金克木,所以夏商周的变化就是遵循这个轨迹运行的。

汉朝建立后,自认为是属于火德,这里“赤刘”的“赤”就表示“火德”。那个“九”字是表示刘秀的宗法辈分。

刘秀在汉王朝宗族中,按辈分,他是高祖刘邦的九世孙。

因此,“赤刘之九”就是指汉皇帝刘秀。

以上谶语的大意是:到泰山去封禅,就是去接受天命;如果不善于利用封禅大典,就于国家朝廷无益;如能认真利用封禅大典,那么,奸邪伪善的人就不会出现。

据此,刘秀封禅泰山的主意已定。

于是,刘秀命虎贲中郎将梁松等,考察预言书《河洛谶文》。书上指出:九世时,应该要完成去泰山祭祀天地等总计三十六件大事。

刘秀想起上次东巡时群臣劝他封禅一事,认为是天意要他如此。

这时,见皇上的意思有了松动,司空张纯等人就不失时机地,再次提出了泰山封禅的建议,刘秀很快批准。

于是,刘秀下诏有关单位,考察武帝(刘彻)封禅的档案:查出在祭祀时,需要“方石再累”——可以对合的巨型方石;“玉检”——玉制封检;“金泥”——用水银和黄金制成的封泥等祭祀用品。

刘秀认为刻石费功难成,打算利用汉武帝时的旧方石,将上奏天神的玉牒存放其内。梁松等人据理力争,认为不可。

于是,刘秀命令石工采用完整的青石刻制“方石再累”,不一定要五色俱备。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