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在一世纪西汉平帝时,黄河、汴水曾经先后决口,至今已经六十余年没有修复。
到了建武十年(公元年),当光武帝刘秀打算动工治理时,浚仪(河南开封)县令乐俊上书说:“人民新近经历了多年的战争,兵荒马乱之后,人民的创伤正重,不宜征发徭役。”
刘秀认为有理,于是将此事作罢。
后来,汴渠向东泛滥,灾区面积日益扩展。兖州(山东西部)、豫州(河南省)的百姓哀怨叹息,认为朝廷总在办其它工程,而不优先解救人民急难,忽视了民间疾苦。
到了本年(永平十二年),恰好有人向朝廷举荐水利工程师乐浪人王景,说他有治水才能。于是,皇帝刘庄决定任用王景治水。
王景字仲通,乐浪郡诌邯(今朝鲜平壤西北)人。东汉建武六年(公元0年)前生,约汉章帝建元和中卒于庐江(治今安徽庐江西南)。东汉时期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
他的祖先是山东琅玡人,王景的祖辈原居琅邪郡不其县(今山东即墨西南)。
王景父亲王闳,是郡中三老。更始之乱中,当地人王调杀掉乐浪太守刘宪,自封为大将军、乐浪太守。
建武六年(公元0年)光武帝刘秀派王遵讨伐王调。王闳与曹史、杨邑等杀王调、迎王遵有功,受封列侯。只有王闳坚辞不受,光武帝“奇而征之”。但王闳在中途病故。
王景的八世祖王仲好道术,以善观天象知名。吕后当政时,汉高祖刘邦之孙刘襄、刘兴居谋反,先后就起兵一事求教王仲,刘兴居还要求王仲统兵。王仲不愿受此事牵连,便举家渡海到乐浪避居。
受家庭影响,王景少年时期就开始学习《周易》,并博览群书,他特别喜欢天文数术之学。他工于心计,多才多艺。大约在光武帝后期或明帝初期(公元年前后)任司空属官。
永平(公元—年)初年,有人推荐王景善于治水,刘庄于是令王景与王吴一起疏浚浚仪渠成功。
永平十二年,刘庄召见王景,询问治水方略。王景全面分析了黄河汴水情形,应对精辟,刘庄大为欣赏。加上王景曾经配合王吴成功地进行过浚仪渠工程的建设,刘庄对他治水成功,很有信心。
于是,刘庄赐王景《山海经》、《河渠书》、《禹贡图》等治河专著。
本年夏季,四月,刘庄下诏征发役夫数十万人,派王景和将作谒者王吴修筑汴渠堤岸,以王吴为王景助手,实施治汴工程。
治水过程西从荥阳(河南荥阳县)向东,向东直到千乘(山东高苑县)的入海口,共一千余里。
王景进行的治水工作,是配合王吴疏浚浚仪渠(可能是汴渠的开封段)时,王吴采用王景建议的“滚流法,水乃不复为害”。
“滚流法”可能是在渠旁设立的滚水堰,可控制渠内水位,从而保护渠堤安全。
王景亲自勘测地形,规划堤线。
他先修筑黄河堤防,从荥阳(今郑州北)到千乘海口(今山东利津境内),长千余里,然后着手整修汴渠。汴渠引黄河水通航,沟通黄河、淮河两大流域,是始于战国时期的重要水运通道。
他从郑州西北引黄河水,经过开封、商丘、虞城、砀山、萧县,至徐州入泗水,再入淮河。
由于黄河溜势经常变化,如何保持取水的稳定是一大难题。汴渠位于黄河以南平原地区,黄河南泛时往往被冲毁。黄河汛期时,引水口控制不好,进入渠内的水过多,汴渠堤岸也有溃决危险。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