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 > 第108章 第 108 章

第108章 第 108 章

《驸马如手足,  情郎如衣服》/青色兔子

第一百零八章

母皇要给她解除与齐云的婚约?

在听清皇帝充满温情的提议后,穆明珠一颗心再次高悬起来。

此前母皇把这桩婚事当成胡萝卜,诱使齐云这头矫健好用的骡马走上母皇所希望的道路,  是很聪明的举动。

因为穆明珠乃是公主之尊,在穆明珠强烈抗拒的情况下,  只有皇权的威压,才能令她不得不与齐云结合。除非改朝换代,  齐云自立为王或做了新朝重臣,  只要大周还在皇帝穆桢的掌控下,只要穆明珠还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公主殿下,  齐云要实现心愿的唯一途径,  便是走皇帝给他指明的路,换得皇帝御赐的婚约。

但在这次大梁犯边之后,  齐云主动上奏,愿往前线去效力。他不再是从前十二三岁,  情意初动的少年。他做过了黑刀卫的都督,  也尝过了权力的滋味。在皇帝的视角看来,  昔日懵懂的少年已经知道了主动揽权,  要掌控齐云这孤臣,一桩婚约大约已经不是那么必要,  反倒是皇帝能给出的权力才是关键。

在这种情况下,  是否还存续这段婚约,对于皇帝掌控齐云来说,  已经意义不大。

因此皇帝穆桢有余裕以解除这桩婚事来试探穆明珠。

在入扬州这一个月之前,穆明珠憎恶这桩婚约,乃是人尽皆知之事。

此时皇帝穆桢主动提出要给她解除这桩婚约,固然可以是见女儿重伤归来、触动慈母心肠,  但另有一种叫穆明珠毛骨悚然的可能——那就是母皇对她与齐云的关系起了疑心。

凡做过的事必留下痕迹。

若母皇全力彻查她与齐云之间的来往,那么非但她,就连齐云都要万劫不复。

她唯一能倚仗的,乃是母皇在内对她求稳,在外要用齐云为将。

只要这疑心不是到了近乎确凿的地步,想来母皇不至大动干戈。

穆明珠眼下最危急的事情,便是切实打消母皇对她与齐云的疑心。

万般思量,不过两息痛哭之间。

穆明珠好似哭的懵了,一时没反应过来,愣了愣,才抬起蓄满泪水的双眼,有些迟疑地看向皇帝穆桢,哭过后的嗓子低哑道:“……当真?”

宛如被天降惊喜砸晕了的孩子。

皇帝穆桢的手还轻抚着她的脊背,含笑道:“君无戏言,自然当真。”她又柔声道:“齐云也算是朕看着长大的。朕原本想着你们都是好孩子,凑做一对,也算是天作之合。虽然你从前不喜,只是朕总想着是小孩子脾气,过几年长大了便好了。可是经此一难,朕也有所反思。自古婚姻大事,虽然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关起门来过日子,终究还是两情相悦最圆满。”她说起这些话来的时候,宛如真正的慈母,一心在为穆明珠打算,“若你果真不喜齐云,朕也不忍心要你下嫁于他……”

穆明珠仔细望着皇帝,神色间既有不敢表露的惊喜,又有不敢相信的忐忑,她又低下头去,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缓缓道:“女臣这次死里逃生,据说是齐都督所救。不过女臣醒来没有见过他,大约是女臣从前对齐都督态度恶劣,他也不愿现身惹得女臣不快。齐都督乃是母皇得力的臣子,想来方方面面都是好的。母皇指婚,也是疼爱女臣……”

皇帝穆桢静静看着她,等着她继续说下去。

穆明珠低着头又道:“其实女臣跟齐都督来往极少,幼时也谈不上讨厌他。只是因为这桩婚约,女臣不愿与他成亲,这才越来越憎恶于他。女臣养伤这些时日也想了许多。从前女臣仗着是公主之尊,对齐都督口无遮拦、行事乖戾,也有许多对不住他的地方。现下他又救了女臣性命,女臣更是无以报答。如今母皇慈爱,愿意给女臣解除了这婚约。只是女臣也长大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般任性,纵然是解除婚约,也该给母皇的臣子留几分体面。若母皇准许,便请召见齐都督入宫,女臣当面谢过齐都督救命之恩,再为从前那些任性之举赔个不是,待到齐都督心中

过得去了,便体体面面把这桩婚约解除了。”她娓娓道来,把一个非常希望解除婚约,但因为要为母皇、为大局着想,而强行压抑走流程,有意表现自己孝心的女臣形象拿捏得妙到巅毫。

一席话说完,穆明珠轻轻抬头,透过朦胧的泪水,有些试探地看向皇帝穆桢。

皇帝穆桢抚着她脊背的手微微一顿,身体后撤,稍微坐开了些,道:“想法挺好。只是不巧,齐云不在建业。”

穆明珠便道:“那齐都督是还留在扬州?扬州来建业,也不过一日光景。”她闭门韶华宫中十二日,唯一见过的外人便是每日为她看诊的薛医官,她不该知道外面朝堂上的动向。

皇帝穆桢看着她,笑道:“看来这阵子真是养伤了。”便告诉她,“齐云已经北上领兵,驻军上庸郡,防范梁国骑兵再度南下了。”

穆明珠一愣,牢记自己此刻的人设,小心望着皇帝,低声犹疑道:“齐都督如今远在边关,为国御敌,女臣却在后面与他解除婚约,是不是于国事……不太好?”

皇帝穆桢思量着,淡声道:“是于军心不利。”

穆明珠便尽最后一丝努力,争取道:“但若不是女臣要解除婚约,而是齐都督主动解除婚约呢?将士们便不容易受影响了吧……”好似她还是很希望解除婚约的,只不过因为担心影响母皇的国事,因此换一种方式、曲线救国罢了。

皇帝穆桢凝视着她,道:“公主有何妙计?”

穆明珠也抬眸望向皇帝,道:“齐都督对女臣并无情意,他一向忠心干练,若母皇能下诏询问婚约一事,齐都督必能体察上意,主动……”她轻声道:“推了这桩婚约。”按照皇帝穆桢的说法,在穆明珠的视角里,她是不知齐云情意的,两人自有婚约以来见面便是争吵,如果不是因为皇帝赐婚,不但她不愿意接受这桩婚事,齐云也是不愿意的。所以她会认为,此时只要皇帝稍加暗示,齐云便会主动请退婚约。

穆明珠不但是坚持要解除婚约,而且是哪怕自己被退婚、名

声扫地,也一定要与齐云分开。

皇帝穆桢轻声道:“果真如此,到时候公主面上可不好看……”

穆明珠已经止住哭泣,昂然道:“不过些许流言蜚语,又岂能伤女臣分毫?”

皇帝穆桢微微一笑,倒是喜她这份豁达勇敢,见她如此坚定要与齐云解除婚约,多半是还惦记着右相萧负雪,又有些难以决断。

皇帝穆桢想了一想,叹了一声,似有些疲累,后仰靠在枕头上,道:“罢了。从前你那几个哥哥的婚事,朕都不曾如此费心过,只留意了这一次,还闹得你们都不快活。朕不再年轻了,也不懂你们的心思,索性就交给你们自己去解决。你私下里跟齐云说好了,寻摸出个退婚的章程来,到时候告诉朕便是。”这也是常理,皇帝日常处理政务,很少需要自己一件件去想解决方案,多半是在李思清等人拟定的方案中做选择——当然选择往往是最难的,朱笔落下去,就意味着万千人的生活。

皇帝穆桢这样说,其实便是把退婚一事交给穆明珠去自行处理了,给了穆明珠很大的自主权。

穆明珠自然是“大喜过望”,忙虚弱起身,要叩谢母皇恩典。

皇帝穆桢虚扶她起身,嗔怪道:“咱们母女说话,怎么动辄谢恩请罪的?”便细细问她这阵子吃了什么药,在韶华宫中几时起、几时睡,又看了什么书。

鉴于皇帝案边堆着的那两摞还未批阅的奏章,皇帝穆桢能抽出时间来,与穆明珠“闲话家常”,不可谓不爱重。

穆明珠前世今生加在一块,都不曾与母皇说过这么多“家常话”。

她犹记得这具身体五岁时,她第一次见到母皇,是在一个大型的庆典上。

她作为皇帝唯一的女儿,又是大病初愈,可是也没能得皇帝一句话垂问,只是给宫人领着,跟在两个哥哥身后,隔着长长的大殿,行礼时遥遥望了母皇一眼,便又给宫人领下去了。

不管是五岁的她,还是现下十四岁的她,都是皇帝穆桢的女儿,这一点并没有改变。

但是母皇对她的

态度却变了,变得更加“重视”她了。

这不是因为母皇一夜之间发现自己还有个女儿,而是因为她在扬州闹出来的这场风波,终于赢得了母皇的“尊重”。

穆明珠心里清楚,母皇留她说话不只是为了表示怀柔的态度,更是因为扬州城内外许多事情还未说透。

但既然母皇已经说过不论朝政、只谈家事,这话题自然不能由母皇提起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