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着蒋伯伯伯伯的大军再次进入临安城后,我依然和冰洁、丽蓉等人一起住在凤禧楼。当然,凤禧楼的空间是相当的大,我们三人在楼里各自分占了一层楼的房间,还绰绰有余。
蒋伯伯伯伯除了回军营处理军务外,也经常回到凤禧楼同我们住在一起。除了两个女人偶尔会有些剑拔弩张外,平时也还算是比较平静的。
我本来是准备要搬回苗府跟父母一起居住的。但蒋伯伯要和协助他处理一些日常庶务,并经常要同我一起商讨一起军队的事情,让我继续居住在凤禧楼。
虽然我并没有搬回苗府居住,但我也会经常性的抽时间,回到自己的家里去,看望下自己的父母和那个如同一个鬼灵精的妹妹。
我父母和妹妹他们都知道,我现在是有职务存身,义军军队的事务繁杂且相当重要,所以并没有怪罪我不回家居住,也不介意我有空闲时间才回家探望。
相应地,我的父亲苗子才还语重心长地告诫我,要我今后事事要多多请教蒋伯伯,多替蒋伯伯分担一些事务,让他集中精力处理一些更重要的朝政事务。
纵观现在整个临安城里,朝廷的上上下下数百个大小官员,文官除了一个苗子才,武官除了李明瑞外,已经没有一个人不是持投降的主张,他们心里想的所有问题,都是如何想方设法地要在大燕军队日渐逼近临安的时刻,怎样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
可惜我的父亲苗子才,只是一介文官,对于行军打仗方面所知实在有限,当然不可能同他一起讨论如何应付目前的危局了。
从眼下的情况来看,我们唯一可以一起来商议的只有驻扎在六和塔下的军营中的李明瑞伯伯了。
于是蒋伯伯带上我,悄悄地从临安西门出发,步行到六和塔下的军营中,找李明瑞商议怎么共渡时难,共赴国难。
李明瑞是朝廷中少有的,极力主张抵抗的主战派领袖,他的公子李秀清,也是一个谋略相当深远,智计百出的杰出人物。
想当初,朝廷勤王的诏令向全国各地的四面八方发出后,整个大齐国举国上下,只有李明瑞伯伯和蒋伯伯两人才同时响应勤王的诏令。
李明瑞也组织起来一大批装备精良的义军将士,在江苏全境多次和入侵的燕军交战,就连残暴的燕军统帅孔智松也深知李明瑞的厉害。
大齐国律法严苛,自太祖开国初时即有制令,严禁结党营私,大臣之间下朝后,不得私下往来应酬,更不得相互交好舞弊。
大齐国立国已达三百多年,这条禁令已经名存实亡了,大家心里都是心照不宣,只要不是明目张胆地公开往来,都不会有人站出来弹劾了。
虽然如此,蒋伯伯知道,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尽量避免。
为了避开闲杂人等的耳目,蒋伯伯和李明瑞相约在六和塔上见面,共商抗燕大计。
六和塔位于临安城西湖之南,钱塘江畔月轮山上。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当时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其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
蒋伯伯带着我,一路沿钱塘江蜿蜒而来。我们两人登上月轮山,向上直奔六和塔而上。
我看到眼前的六和塔,外形显得相当的雍容大度,塔身也显得气宇不凡,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
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构思精巧,结构奇妙
塔身每层都有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