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君子之道 > 三、甘谊

三、甘谊

无论是“至谊”还是“常谊”,都让人感到温暖。但是,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友谊之道,还是充满了沼泽和陷阱。甚至可以说,人的一生中最伤心、最郁闷的经历,至少有一大半,与友谊有关。

因此,向来被认为是“安全地带”的友谊,其实也是“危险地带”。

为什么会这样?

这是因为,世间除了高雅的至谊、广阔的常谊之外,还有一种友谊,既不高,也不广,却有点甜,有点黏,有点稠。借用庄子的说法,可称之为“甘谊”。

处于“甘谊”之中的朋友,既可以称之为“蜜友”,也可以称之为“密友”。两个差不多的字,道出了其间的特性。

这种朋友,范围不大,交往很多,并不在大庭广众中搂肩拍背,而是带有一点心照不宣、微微一笑的“隐享满足”。他们彼此信任,遇事相商,无事聊天,经常愿意愉快合作,一起做一点事情。

然而,问题恰恰出在这种朋友之间。

这种朋友常常遇到几个陷阱。

(一)体己的陷阱。

既然是密友,一见面就把门关起来,泡好两杯茶,亲切地看看对方,说一些“体己话”。体己,也就是知心、私密、不为人道。于是,这里就出现了与“他人”和“众人”相脱离的话语系统和价值系统。这种话语系统和价值系统,既确证着亲切,又埋下了危险。

与“他人”和“众人”相脱离,很可能同时也脱离了公道。小事脱离公道倒也罢了,如果事情比较大,就会引起人们的怀疑。

如果怀疑的目光很有韧性,那么,情况就很难乐观。外面的怀疑,很可能向内渗透。结果如何,无法预计。

(二)功用的陷阱。

上文说过,“至谊”不具有实用性,“常谊”具有实用性。而人们对于“甘谊”的期望,就不止于寻常的实用性了。

“甘谊”直通一种无所不能的心理逻辑:“这么好的朋友,什么事不好办?”“有任何麻烦都说一声!”“你的事就是我的事!”“我们谁跟谁啊?”……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