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君子之道 > 二、天下名誉

二、天下名誉

君子重名。

最能说明这种重视的,是孔子的这句话: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论语·卫灵公》

用现在的话说:君子的恨事,是离世的时候自己的名声还不被别人称道。

这就是说,名,是君子对生命价值的最后一个念想,可称之为“终极牵挂”。

好像大家都很在乎。例如,荀子说过“名声若日月”(《荀子·王霸》),连墨子也说过“以名誉扬天下”(《墨子·修身》)。多数古代君子追求的人生目标,是“功成、名遂、身退”(苏轼《志林》)。名,这个字,一直稳定地浮悬在君子们的头顶。

君子重名,目的各有不同,但从根本上说,我们不能过于强调他们的自私理由。如果认为重名即是重个人,那倒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在孔子和其他君子的内心,名誉,是建立社会精神秩序的个人化示范。名誉,既包含着一个人的道德行为规范,又包含着这种规范被民众接受和敬仰的可能性。因此,名誉是一种生命化的社会教材,兼具启悟力和感染力。一个君子能够让自己成为这种生命化教材,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责任。一个社会能够守护一批拥有荣誉的君子,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高贵。

在我看来,人类社会从野蛮的丛林走向文明的平原,最大的变化是懂得了抬头仰望。一是仰望天地神明,二是仰望人间英杰。人们为第一种仰望建立了图腾,为第二种仰望建立了名誉。

两种仰望,都是人类实现精神攀升的阶梯。所不同的是,图腾的阶梯冷然难犯,名誉的阶梯极易毁损。

因此,名誉的事乍一看只涉及一个个名人,实质上却关及整个社会历史的文明等级。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