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见的,是文化之伪。
历来有很多人,把文化和君子画上了等号。
经常听人这样说:“那些年轻人做坏事,是因为缺少文化。”
他们所说的文化,与我在《何谓文化》一书中系统讲述过的文化不同,似乎主要是指年轻人的各科考分,以及古文、英文、写作等文化知识和文化技能。对于年长的人也是一样,一听到有人在谈论书籍,就会预估这个人品格不错。如果谈论者口中吐出的居然不是口语,而是文言,那就多半会被看成君子。如果那几句文言大家从来没听到过,而其中似乎又带有一点吟诵的腔调,那大家更会对之鞠躬敬礼了,似乎他刚刚从屈原身边走来。
也有一些人比较清醒,并不完全把两者混为一谈。但也会提出一些“中性逻辑”,很容易让人相信。例如——
“读书多了,人就坏不到哪里去。”
“一个地区多造几个图书馆,就会减少几成犯罪率。”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人品和文品虽有差距,但基本统一。”
“我儿子年纪轻轻就上了两个国学班,将来一定是做官的料。”
“我们老板能流利背诵很多古诗,是个儒商,怎么会欺诈你们?”
……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