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得了益州,就占据了整个长江上游,这让处于长江下游的孙权很不是滋味。这个很好理解:如果刘备在上游洗碗,孙权就得喝刘备的洗碗水;如果刘备在上游洗脚,孙权就得喝刘备的洗脚水;如果刘备在上游撒尿,孙权……
于是,孙权强忍着恶心,跟刘备提出这么一个说法:“既然你得了益州,那你借我的荆州总该还给我了吧?”
这其实是孙权的混账逻辑。
荆州是谁的?是荆州牧刘表的。根据当时的社会情况和习惯,地方治权可父子相传,所以刘表死后,刘备让刘表的儿子刘琦做了荆州刺史。后来刘琦病死,刘备作为刘琦的族叔才代理荆州牧。而且,这件事情孙权当时是同意的。如果按这个关系来说,荆州就是刘备的。如果根据既成事实来说,赤壁之战后,孙权占据了江夏郡和南郡,刘备说自己的地盘不够养活手下,向孙权借南郡,孙权才把南郡的一部分借给刘备。所以,要说借也不是借荆州,而是借南郡。因此,即便要还也只是还南郡,怎么能说还荆州呢?
但这个时候已容不得刘备说什么道理,他懒得跟孙权纠缠荆州问题,就敷衍说:“我现在正盘算着打凉州,等我拿下凉州,就把荆州还给你。”
孙权一听这个,气便不打一处来。刘备这个小人曾要“披头散发进山做野人”(被发入山)的誓言言犹在耳,孙权怎么还肯与之多言语?遂命令吕蒙率军两万攻取长沙、桂阳、零陵三郡,并派鲁肃率万人屯益阳抵御关羽,孙权自己则率军进驻陆口。刘备见状,亲率五万人马到公安,又命关羽率军对抗吕蒙。两家准备为争夺荆州而战。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际,曹操前来帮忙了。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西征张鲁。刘备为保益州不失,被迫与孙权讲和,双方约定以湘水为界,东边的长沙、桂阳、江夏归孙权,西边的南郡、零陵、武陵归刘备。
这下孙权初步达成了自己的目的,双方重归于好,决定协同作战:刘备回去应对汉中的变故,孙权则率军十万进攻合肥。
在长江一线,曹操要进攻孙权,最好入手的地方其实就是走徐州出合肥,从下游一带突破。赤壁之战后,曹操曾四次进攻孙权,走的都是这个路线。同理,孙权要减轻曹军带给自己的军事压力,夺取徐州就很重要,而要夺取徐州必先取合肥。
这个时候曹操在汉中,防守合肥的是曹操手下的第一大将张辽,他手下有七千人。
七千人对十万,怎么打?
换作别人,无非坚壁清野,然后死守待援。但张辽不仅是曹军第一名将,而且是当年关羽阵斩颜良的亲历者,哪怕已过去十多年,这事仍仿佛发生在昨天,对他的影响和震撼更是经久不绝。于是张辽决定仿效关云长,不走寻常路。
在孙权的大军抵达合肥当天夜晚,张辽从士兵中选拔出最精锐的八百人,让他们个个饱食一顿牛肉。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这吃饱喝足的八百壮士便从城中冲出,朝孙权的中军杀去。为首的张辽不愧为关羽的同乡兼好友,深受云长的影响,率先冲入敌阵,一人斩杀孙权两员大将,外带数十士兵,然后高呼:“张辽在此!”紧接着,他径直朝孙权的车驾冲去,吓得孙权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爬到最近的山坡上避难。
山坡下的张辽见状大声叫嚷起来,提醒孙权像个男人一样下来跟自己单挑。山坡上的孙权哪里敢答应?虽然知道张辽应该冲不上来,但孙权还是不放心,手里拿着一杆长戟时刻准备着,一旦周围的亲兵被张辽冲散,自己就得做垂死挣扎。
好在张辽的手下实在太少,等孙权的其他队伍反应过来纷纷向中军聚拢时,张辽再勇猛也不得不带着手下撤退。
经此一战,自孙权往下,吴军将士的胆气被夺,不复敢挑战曹军。十余天后,孙权眼见再难取胜,只好退兵。没想到孙权退兵后也不得安生,在逍遥津的断桥边被张辽的队伍衔尾追上。孙权又一次面临要和张辽单挑的窘境,最后全靠吕蒙和甘宁死死挡住张辽,孙权身边一个叫谷利的太监舍身猛鞭孙权坐骑的后臀,马一跃丈余,飞过断桥,他才得以逃生。
由此,仓皇逃窜的孙权在千年之后的网络上有了“孙十万”的别称。孙权这边失利,刘备那边却连续取得了胜利。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操取得汉中,但他没有进一步攻击蜀郡,而是留下亲信夏侯渊和张郃镇守汉中。这时,张郃不知是得了曹操的密令,还是对形势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驻守汉中的他不仅率军攻略益州的巴西、巴东两郡,还准备把当地百姓迁到汉中。这让刚上任的巴西太守张飞怎么能忍!三爷点齐精兵万人与张郃交战,双方在巴西郡的宕渠、荡石一带对峙起来。
在僵持五十余天之后,在历史演义中素来以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著称的张飞主动求变,亲自率军走小路,直插张郃军的腹部。巴西郡山脉众多,山路崎岖难行,中军受袭的张郃军头尾不能相顾,被张飞拦腰截断的队伍迅速溃不成军。无力回天的张郃最后被迫弃马步行,只带着十几个亲随翻山而走。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