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二年(公元前205年)五月到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四月,在一年的时间里,刘邦和项羽两军在荥阳到成皋这条线上一直是小打小闹,战争进入短暂的缓和期。汉二年六月,刘邦还抽空从前线回了趟临时的国都栎阳。就在这时,樊哙的队伍掘开河水倒灌入废丘。章邯的军队在废丘城里坚持一年之后,最终弹尽粮绝,章邯本人自杀身亡。刘邦终于拔掉了嵌在汉国内部的“钉子户”,但他回到栎阳并不是为了庆祝,而是要做两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刘邦要把儿子刘盈送回栎阳并确立他的储君地位。经过沛县的那一路狂奔,刘邦再也没胆量把家人留在外头。他带着刘盈回到栎阳,正式把刘盈立为王太子,任命丞相萧何辅佐太子镇守后方。
第二件事是,刘邦要进一步巩固后方,为前线的战斗提供最有力的保障。当时整个关中地区大旱歉收,饿殍满地。刘邦下令地方上鼓励关中的灾民“就食蜀、汉”,只要不做流民扰乱社会治安,自愿到蜀地和汉中去谋一日三餐的,朝廷还可以发放去蜀汉路途中的口粮。这是一个很好的决定,既解决了令人头痛的流民问题,又充实了巴蜀地区的人口,稳定了曾经饱受秦朝压榨的关中百姓的民心。不管在哪个年代,民心所向都是一个政权取得成功的关键。刘邦本人不如项羽勇武,刘邦的军队不如楚军善战,但刘邦拥有民心这一最强有力的武器,才是他最后获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刘邦这个人和项羽相比,临场作战、指挥和带头冲锋陷阵的能力可能远远不如项羽,但他天生具有战略眼光,在和项羽正面僵持的时候,他还不忘在侧面壮大自己的实力。汉二年八月,刘邦从关中回到荥阳,同时加封大将军韩信为左丞相,命令韩信带领步兵大将曹参、骑兵将军灌婴一起去进攻那个背叛自己的魏王豹。出兵之前,为了解对手的情况,刘邦询问曾经去游说过魏豹的谋士郦食其,两人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刘邦:“魏豹的大将军是谁?”
郦食其:“柏直。”
刘邦:“没断奶的小子,哪比得上韩信!魏豹的骑兵统领是谁?”
郦食其:“冯敬。”
刘邦:“哦,这是秦朝大将冯无择的儿子,有些本事,但不是灌婴的对手。步兵统领又是谁?”
郦食其:“项它。”
刘邦:“他不是曹参的对手。我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精准的判断!刘邦的军事才能从他精准的军事判断力上就可窥见一斑。他最后能夺取天下,靠的绝不仅仅是运气。而这场战斗的结果正如刘邦所料,韩信出兵不到一个月就将魏豹生擒活捉,并押解到了荥阳。
到了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四月,歇够了的项羽已经不耐烦再和刘邦纠缠下去,他命令军队开始向汉军发起猛攻。楚军包围了荥阳城而且攻势越来越密集,荥阳到敖仓的甬道多次被楚军切断,这让刘邦在城里急得团团转。虽然城里的士兵很多,项羽一时半会儿还攻不进来,但这么多人总不能不吃饭吧?为解燃眉之急,刘邦找来谋士郦食其询问对策。
郦食其到底是一个在战国乱世中生存下来的老派谋士,走的是跟项羽一样的套路,拿出的也是以前那套恢复六国割据来给项羽树立更多敌人的老办法。这时候,被楚军逼急了的刘邦已经是有病乱投医了,但凡有人给他拿个主意,就大呼:“此计甚好!”他不管办法正不正确,也不跟大臣们研究可行性,头脑一热,马上同意并安排手下去刻印,准备就这么弄出一群“王”来,帮他搞定项羽。
这是当年项梁等人用过的老办法,具体内容是在全国各地弄出大大小小的诸侯来给强大的敌人树立众多的对手,好让敌人疲于应付,而不是只盯着自己。虽然这个主意理想上很丰满,现实却是很骨感的。即便一下子恢复到战国末年的状态,你就能保证其他新立的诸侯们能乖乖地听自己的话去对抗项羽?搞不好大家联合项羽一起对付你咧。
印刻好了,诸侯的人选选好了,刘邦的心情也缓和了,自以为得妙计的他很是满意,一边吃饭还一边哼着小曲,仿佛第二天项羽就该为诸侯联军忙得焦头烂额。
要是刘邦按照郦食其的主意派人重新把诸侯们都恢复起来,历史或许又是另一个样子。算刘邦运气好,就在这个时候,正好张良路过他门前,他马上叫住张良:“子房(张良的字),你过来一下,我已经有了摆平项羽的妙计。”
张良看到被困在荥阳的刘邦居然红光满面,很是诧异,等刘邦跟他分享完郦食其的妙计后,张良大惊失色道:“大王,要是这么做,那你可就完了!”
刘邦大为不解,张良告诉他:“分封其他诸侯国能成就霸业那是商汤、周武时期的事情。他们能这么做是因为商汤伐桀、武王伐纣都有必胜的把握。我们现在的情况跟他们那时候可不一样。大王,你跟项羽争天下有必胜的把握吗?”
张良一连列举了七件汤武革命成功后所做的事情,刘邦都表示自己没有能力办到。这时候,张良告诉刘邦:“你的手下跟你出生入死,可以说是提着脑袋帮你跟项羽争天下,无非是想成功后各自能得到好处。现在你倒好,把六国全恢复了,到时候你的手下还不作鸟兽散,跑回各自的故国去帮助他们的主人,还有谁跟你打天下?一旦恢复诸侯割据的状态,到时候楚国变弱了还好,如果楚国依旧强大,其他的诸侯谁还听你的?所以,如果你照郦食其的话做,那我们肯定就大事休矣。”
听完张良的分析,刘邦恍然大悟,把吃到嘴里的肉都吐了出来,大骂郦食其:“臭老头儿,差点儿坏了老子的大事。”马上叫人把刻好的印全都用锤子砸了。
张良原本是坚定的复国主义者,刘邦要恢复战国诸侯割据的状态,肯定也包括恢复韩国。如果是以前,张良肯定举双手赞成。现在他却极力反对郦食其的做法,可以证明韩成死后,张良的思想境界确实比以前进步了很多。他意识到,回到诸侯割据的状态是历史的退步,绝不可行,只有建立新的、统一的国家才是正确的出路。
既然不能回到过去,又顶不住项羽的进攻,刘邦只好派人到项羽那里求和。刘邦让使者跟项羽说,大家都是自家兄弟,何必把人往绝路上赶呢?不如各退一步,就以荥阳为界限,荥阳往西划归他刘邦,东面全归项羽,大家化干戈为玉帛不好吗?
还没等项羽说话,在一旁的范增就提醒项羽说:“大王,现在消灭刘邦易如反掌,可不能中了这种反复小人的缓兵之计。”项羽听了,顿时清醒过来,对使者冷哼一声,说道:“亚父说得对,回去告诉刘邦,叫他要滚就滚回巴蜀去,不然我非破城捏碎他不可。”
使者屁滚尿流地跑回城里复命,把项羽的话一说,刘邦听了只能是一脸愁苦,长吁短叹道:“天天这样打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