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第十三章 女主天下——双面太后 懦弱至死的孝惠帝刘盈

第十三章 女主天下——双面太后 懦弱至死的孝惠帝刘盈

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老皇帝死了,太子就要即位做新皇帝来治理国家,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刘邦死后,这样自然的事情都不能自然地发生。

刘邦的太子是他和吕后的儿子刘盈,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六月,刘盈就被刘邦立为汉王的王太子。刘邦当了皇帝以后,刘盈自然升格为了皇太子。不知道是不是当年刘邦从彭城一路败逃时候的那几脚把刘盈踢坏了,长大后的刘盈身上完全看不到他老子刘邦身上那种“提三尺剑而取天下”的豪气。刘盈的为人说得好听点儿是比较仁慈,说得难听点儿叫懦弱,这样的儿子完全不对半文盲加大老粗刘邦的脾气,使得刘邦晚年时常因为刘盈在气质上不像自己而苦恼,打算废掉刘盈而改立自己宠爱的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做太子,并几次三番地想付诸行动。

中国有句古话,叫“国赖长君”,意在说明废长立幼的事情大多没有好结果。这一点,朝廷的大臣们远比刘邦清醒,所以,刘邦每次提出废太子,几乎所有大臣的意见都是不同意。不仅是张良这样的聪明人,就连口吃的大臣周昌、一生主要以投机取巧为生的儒生叔孙通都极力反对,叔孙通还曾经为阻止刘邦废太子而以死相逼。张良也献计吕后,让她请来号称“商山四皓”的四位避世隐居的老头儿辅佐太子,让刘邦知道天下的民意都在太子刘盈这里。最终,刘邦的理智战胜了感情,才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

刘邦一死,最紧张的就是他的皇后吕雉。刘邦在时,她贵为皇后,虽然因为更年轻貌美的戚夫人的存在,吕雉逐渐失去了刘邦的宠爱,但她毕竟母仪天下,名分摆在那儿,又有太子刘盈这座靠山,地位不是他人可以轻易撼动的。

虽然吕雉当年只是一个新到沛县的年轻女子,甚至有可能待字闺中时连大门都极少迈出,但之后十几年,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见识过秦朝的大牢,协助丈夫造过反,当过项羽的人质,杀死过名满天下的大臣,这一切使得吕雉的性格逐渐变得刚毅起来,她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奉父母之命嫁给刘邦的少女了。

然而,不管吕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刘邦死了,她四十多岁就成了寡妇。她的两个哥哥虽然都做了将军,但一个早死,另一个身体不好,即便没死也就只剩半条命在,而她的儿子又未成年。这都让吕雉不由得担心:孤儿寡母怎么镇得住满朝的老臣?

这时候的吕雉还没有太多的政治经验,也没有做好升格为太后的准备,又被刘邦晚年的疑心病所传染,总觉得所有的文武大臣随时准备赶跑他们母子俩。于是,为了保住刘邦留下来的江山,她决定,在想出保证政局稳定的万全之策前先秘不发丧。

就这样一直过了四天,吕后居然还不对外公布刘邦的死讯。要知道,那可是在天气已经挺热的四月,四天下来,刘邦的尸体恐怕都已经开始发臭生蛆了。吕后却仍致力于和她的宠臣审食其商量,准备先把那些她认为可能会觊觎帝位的大臣全都干掉。

想来那刘邦也端的是可怜,管你生前如何地位崇高,多么威风八面,死后也不免落得被人利用的下场。好在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这股风还夹杂着尸臭,终于,吕后的打算还是被别人知道了。

将军郦商也不知怎么得知了刘邦驾崩和吕后准备诛杀大臣的消息。他急忙告诉吕后的宠臣审食其,如果吕后还不发丧,而是准备诛杀朝中的大臣,其结果必然是大臣们在朝中叛乱,诸侯们在外面造反,天下可能瞬间就不姓刘了。

审食其是当年刘邦去造反时留在家里照顾吕雉和刘太公的沛县同乡,他常年服侍在吕后左右,与吕后年纪相仿,又共患过难,还一起做过项羽的人质,两人之间的交情不可谓不亲密。在长期的斗争生活中,审食其与吕后有没有产生过超越患难朋友的友谊,我们不好判断,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他是当年吕后身边为数不多的绝对信任的人之一。因此,刘邦当了皇帝后,想来是通过吕后的关系,没什么战功的审食其也被封了个辟阳侯。

由此可以推见,审食其应该是很替吕后着想的。所以,他立即把郦商的话告诉了吕后,并且建议她立即给刘邦发丧。吕后很信任审食其,马上就给刘邦发了丧,把大概已经发臭的刘邦的尸体安葬在了事先已经准备好的离长安城三十五里的长陵里。

一切安排妥当后,又过了二十二天,太子刘盈即位。事实证明,大臣们还是比较安分的,新皇帝即位后,天下还是姓刘,天子也还姓刘,吕后之前想象的大臣们时刻准备打倒他们孤儿寡母的事情根本没有出现。

刘盈当皇帝的时候不过十六七岁,依照古人“二十而冠”的概念,他还是个未成年,各位大臣又没有专权的想法,朝廷的大权实际上就落到了太后吕雉的手里。吕后一看大臣们都挺忠于汉朝又都挺能干的,虽然刘邦不在了,但大家紧紧围绕在新皇帝刘盈身边,仍把国家打理得井井有条,不需要自己母子二人去操心,她之前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放下心来的吕雉看着国家政权稳定,她吕太后的架子便摆起来了。以往总是躲在幕后的她现在要走到台前,抖一抖皇太后的威风,教训下那个不识好歹的人。

这个人就是戚夫人。

戚夫人是在刘邦当汉王后、统一全国前出现在刘邦身边的美人,籍贯定陶,再具体的出身、背景就不清楚了,但从她没什么外家势力来看,应该不是什么名门望族。戚夫人来到刘邦身边恰好是在刘邦和吕雉长期分居的时候,之后吕雉又在项羽那里当了多年的人质。这样一来,正好让戚夫人钻了好酒及色的刘邦的感情空子,等到吕雉终于回到刘邦身边时,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都好几岁了。

后来,刘邦当了皇帝,一边是年轻、漂亮、爱撒娇、没什么城府的戚夫人,一边是年纪大、性格刚毅、结婚多年没什么新鲜感的吕后,对刘邦来说,选择更宠爱谁那真的是太容易了。所以,贵为皇后的吕雉虽然表面风光无限,但实际上长期独守空闺。刘邦常年在外平叛,陪伴在侧的都是戚夫人,吕后总独自落得个留守关中的“重任”,有时候甚至很久都见不上刘邦一面。

刘邦还活着的时候,吕雉心里对戚夫人已经是非常怨恨,只是因为戚夫人有刘邦罩着,吕雉才不敢对她怎么样。对此,没什么心机的戚夫人却毫无警觉,仗着刘邦的宠爱就不知进退,居然还几次三番哭哭啼啼地在刘邦面前为自己的儿子刘如意谋求太子的位置,全凭群臣极力反对和刘邦的理智,戚夫人最终才没有得逞。

虽然刘盈的太子之位没有让刘如意夺去,但这事让吕雉和戚夫人彻底决裂。太子不仅是国家的根本,也是她吕后的根本。戚夫人要动太子就如同要动吕雉的命一般,于是吕雉对戚夫人的怨恨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以想见,这种怨恨一旦爆发出来将是一股多么可怕的力量。

戚夫人不懂得宫廷斗争的残酷,既没有外家势力可以凭借,也没有在朝中培养、拉拢自己的亲信,只凭着刘邦的宠爱就任意行事。现在刘邦死了,以往罩在戚夫人身上那层看起来刀枪不入的保护罩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戚夫人便完全暴露在吕后面前。很快,吕后的报复接踵而来。

要对付戚夫人,吕太后不需要找什么借口,而是直接命人将戚夫人剃光头发关到永巷,每天就干舂米的活儿。平日里享受惯了锦衣玉食的戚夫人哪里受得了这种苦,她感到委屈、郁闷,整日一边舂米一边作歌:

儿子做王啊,

母亲做囚犯,

整天做着舂米的活儿,

时常与死亡相伴。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