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的谋反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在伍被主动投案之前,朝廷是没有什么真凭实据的。从一开始的雷被到淮南国相,他们所说的罪状不过是刘安与刘迁父子阻挠爱国人士应征入伍。到了刘建告状,也无非是告刘迁企图谋杀国家公务员未遂。即便后来丞相公孙弘怀疑刘安谋反,也没有真凭实据,只是要逮捕刘迁进行审讯。后来,朝廷官员在淮南王宫里搜到的证据也只有那些地图和刘安私刻的皇帝玉玺、百官的官印。
对于刘彻来说,一直以来他处理淮南王,无非都是因为一些小事,最后查到刘安谋反,实在是个意外的发现。刘安父子阻挠雷被入伍出征匈奴,虽然确实违抗了朝廷的诏令,可这也不是什么大事,抓起来打几顿板子,罚个千八百万的也就可以了。那么,为什么刘彻好像始终都抓着刘安不放呢?
我们看一下当时其他诸侯王的情况或许就知道了。
燕王刘定国是当年吕后封的琅邪王刘泽的孙子。这家伙比较不像话,他当王以后,仿佛要效仿匈奴人物尽其用,不仅和自己父亲的妾勾搭成奸,还堂而皇之地生了个儿子。看到弟弟的老婆漂亮,他就干脆抢过来给自己做老婆。这还不算什么,他最后还跟自己的三个女儿搞在一起。这个乱人伦、丧天良、禽兽不如、人神共愤的社会败类,就应当被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被人唾弃千百年,承受道德和良心的双重谴责。最后,他丑事败露,依律被判处斩首的极刑。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刘定国在接到判决后自杀,燕国的封号被取消。
齐王刘次昌的母亲齐太后姓纪,这个老女人为了让自己的娘家人把控齐国,就给齐王定了门亲事,让齐王娶她的外甥女为妻。但是,强扭的瓜不甜,刘次昌对这个表亲老婆一点儿兴趣都没有,每天都在别的女人那里睡。纪太后一看,这样可不行啊,就想了一个馊主意,要把这两个人强扭到一块儿。她的办法是让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刘次昌的姐姐住到宫里,让姐姐来隔绝刘次昌和其他女人的联系。没想到,最后刘次昌依旧把王后晾在了一旁,这姐弟俩倒是干柴烈火地滚了床单。纸始终是包不住火的,刘次昌的事情不久就被朝廷知道了。他害怕会落个跟刘定国一样的下场,惶惶不可终日,后于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服毒自尽,齐国的封号也被撤销。
刘安的弟弟衡山王刘赐家里也是窝里斗、一团糟。因为担心刘安造反以后会吞并衡山国,刘赐也在偷偷地做准备。一旦刘安起兵,他也准备起兵占据江淮一带,偏安一隅。结果,在刘安死的那年,刘赐因他受了牵连,加上自己儿子告密,刘赐最后被逼自杀。他的王后和儿子则都被弃市,衡山国的封号被取消,改为衡山郡。
江都王刘建(不是之前的那个刘建)则比上几位更不像话,他不仅像刘安、刘赐一样想要造反,还有跟刘定国、刘次昌相同的嗜好,那他还能有好下场?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因为受刘安等人谋反的牵连,刘建也被定为谋反罪,最终服罪自杀,江都国纳入中央政府,改称广陵郡。
这里还不包括像山阳王、清河王、胶西王这些自然死亡又没有儿子,因此封国被取消的,也不包括像济川王、济东王这些犯法被革职并被取消封国改为郡县的。
那问题来了:以上的事情说明了什么?
我知道大家想说什么,无非是感叹:贵圈真乱。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