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第二件事情

第二件事情

我们在前面说过,刘彻需要的丞相大多只是一个门面上的摆设而已,不需要有什么出众的能力。但即便是个摆设,丞相还是丞相,毕竟名义上还是百官之首,皇帝可以不看重他,其他人却不能将其忽视,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之类的,还是不能少。所以,一旦身处丞相这个位置的人德才平庸甚至缺失,那就很容易出问题。即便他自己很小心,也保不齐身边的人借他的名头为非作歹。公孙贺吃的就是这个亏。

公孙贺并不想当丞相,当皇帝的任命诏书送到他手上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痛哭流涕,死活不肯接旨。这个我们前面已经说过了,可见公孙贺是知道在刘彻手下当丞相的风险的。可是,老子知道的事情,儿子却未必能够理解。公孙贺很勉强地赴了丞相的任,而他升迁后空下来的太仆之位则由他的儿子公孙敬声接替。爹是三公之首,自己做了九卿,妈又是皇后的姐姐,公子哥儿公孙敬声顿时有种“天老大,我老二”的感觉。只要不见皇帝,其他时候他都是横着走的,骄奢淫逸不说,胆子还越来越大,最后竟然发展到挪用国防经费的地步。

从公孙敬声平日的表现看,就他那跋扈性格,既然犯了法,那被人揪出来只是迟早的事。果然,征和元年(公元前92年),公孙敬声挪用北军军费一千九百万的事情被揭发,被下了大狱。刘彻一看,好家伙,老子眼下正是缺钱的时候,这小子还敢把手伸到自己碗里,便下令严查。这下公孙贺紧张了,公孙敬声那小子再怎么浑蛋也是自己的儿子,说什么也要把他捞出来。

公孙贺一家毕竟是朝廷重臣,和皇帝多少也算沾亲带故,在一个人治而非法治的社会,想要捞人总还是有办法的。按刘彻的习惯,犯了法又不想受罚的,至少还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是把挪用的钱补齐,可能还要多少缴纳一些罚金;第二条是立功,将功赎罪。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第一条路其实是最好走的,毕竟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算什么问题。按公孙敬声平时的作为,也不像是第一次做违法的事情,平日里恐怕没少索贿受贿,断然不可能是司马迁那种拿不出钱来的穷官。可惜,也许公孙贺是抠门过头了,舍不得那白花花的银子,又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他偏偏选了第二条路,他要缉拿朱安世,替儿子赎罪。

公孙贺没有想到,这是一条绝路。

朱安世是当时社会上仅次于郭解的黑社会老大,也是国家的S级通缉犯。这个人牛的地方在于,虽然被朝廷通缉了十好几年,可他居然一点儿事都没有,而且在地方上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似乎官府也拿他无可奈何。可惜,这次要抓他的是丞相,这意味着朱安世的好日子到头了。丞相要抓的人,地方上谁敢包庇?于是,朱安世很快就被官府缉拿归案。

然而,公孙贺从没想过,朱安世之所以能够横行地方数十年,凭的绝不仅仅是豪强手段,同时还要上面有人。这些人或是朝廷大员,或是大员的心腹,虽然不如丞相那般地位显赫,但朱安世通过他们可以得到朝廷的各种内幕消息。这些消息汇总到朱安世那里,再经过他自己的筛选,便成了他保命的护身符。

等到朱安世进了大牢,一打听才知道抓他的是丞相公孙贺,目的是拿他的命来捞自己的儿子。他先是一阵狂笑,然后瞪着布满血丝的眼睛,说出了一句让公孙贺听了三伏天也会脊背发凉的话:“丞相抓我,只会给他带来灭三族的祸事。”

朱安世也当真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他马上就开始反击了。不知道朱安世找的是什么关系,他在牢里给皇帝写了一封状子,状告当朝丞相公孙贺,其中列举了公孙贺一家的罪状:公孙贺的儿子公孙敬声和阳石公主私通,而公孙贺趁皇帝临幸甘泉宫的时候,在驰道旁埋设小木人,意图诅咒皇帝,并且“有恶言”。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