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转变

转变

许皇后一死,最伤心难受的莫过于刘询。他不断地想,这个以往陪自己过苦日子的女子好不容易过上几天好日子,怎么就突然离自己而去了呢?许姑娘的音容笑貌仿佛还在刘询眼前。想着想着,刘询不由得起了疑心。许皇后的身体怎么样,刘询自己心里有数,而按太医的说法,许皇后这次得的并不是什么大病,怎么好端端的一个人说死就死了?刘询于是下令把当天给皇后开药、制药、端茶倒水甚至有可能接触过药物的人全都抓起来逐个审问。

虽然旁人不知情,太医和侍女们也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但一审之下,大家为了立功保命,自己葫芦里的那点儿东西只要是沾点儿边的,不管有用没用,全都倒了出来。有人揭发说侍女和女医们在服侍皇后的时候态度很不好,无道。这下负责此案的官员们更来劲儿了,对一干人等严加审问,一定要再问点儿什么出来。

本来皇后一死,服侍她的女医们就解散回家了。淳于衍第一时间便来到霍家把事情跟霍显说了,就等着过一阵子霍显找个理由给她家点儿好处。霍显听到许皇后身亡的消息后,马上开始为她的小女儿置办入宫的衣服等一应物件,只想着过几天就能把成君送入宫里做皇后。没想到,过了不多时,皇宫里的侍卫又把淳于衍给逮了起来,这下子可急坏了霍显。她赶紧把霍光叫过来,让他设法把淳于衍从诏狱里捞出来。

这时候,霍光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以为意地说:“那是皇帝下的命令,毕竟许皇后死得突然,他怀疑有人下药,要追查一番也不奇怪。”

霍显只好把事情的经过跟霍光说了。霍光这才知道,不是怀疑有人下药,而是真的有人下药,并且下药的主使者就在自己眼前。霍光当时心里就冰凉冰凉的,冷汗一直从后背流到了脚底板。谋杀皇后可是抄家诛三族的大罪,霍光显然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不然他早就自己做皇帝了,没想到这败家娘儿们居然如此胆大妄为。

霍光气急败坏地指着霍显就是一通臭骂。霍显挨了骂显然不爽,加上不服气,便瞪着眼跟霍光对骂:“要不是你无能,我们成君早就当皇后了,也犯不着让我找人除掉许家那个贱人。你现在赶紧想办法把淳于衍弄出来,别让她在牢里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挨了一顿回骂,霍光指着霍显的手一个劲儿地哆嗦,一口气差点儿没上来。他拿霍显没办法,想去和皇帝自首又没有那个勇气,犹豫许久后还是决定先把这事瞒过去再说。

于是,霍光紧急进宫见了刘询,他说:“许皇后的事情我们都很意外和伤心,可陛下一味责怪那些太医和侍女也没有用,他们有什么胆子敢去谋害皇后呢?不如把他们放了吧,这样才显得陛下仁德宽厚。”这时候,刘询并没有明确表态(注意这一点)。接着,霍光特别交代下面的官员把淳于衍放了,这时刘询才同意下诏把所有的太医和侍女都赦免,再不提此事。

好歹躲过一劫,霍显又继续置办起女儿入宫的器物来。不久,霍光请求皇帝纳他的女儿霍成君入宫。这次刘询很痛快地答应了,并且很快就忘了许皇后,而和新来的霍姑娘黏在了一起,“亦宠之”(《汉书》)。刘询每晚都和霍姑娘一起过,一年之后,霍姑娘被封为皇后。

这是史书上简单的记载,但我们读史书不应当只满足于听前人所说,还应当深究其中隐含的东西,这样看历史也许会更通透,也更有趣。用一个史学家的说法表示,史书上的记载叫作“挂一漏万”。以上的这段记载也一样,这里面至少有两件事情值得探讨。

先说一件简单的,淳于衍被放出来以后怎么样了?是继续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还是在霍显的运作下一家人飞黄腾达了?按野史的记载,霍显后来给了淳于衍极为丰厚的奖励,其中包括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走珠一琲、绿绫百端、钱百万和黄金百两,还给她盖了房子,并配置了数量众多的奴婢。这里不说别的,光说散花绫,那可是当时的著名工匠需要花费两个月时间才能织出一匹的限量版珍品。但就是这样,淳于衍还是不满足,觉得霍显给她的东西太少了。

然而,我想,这并不是历史上真实的结果,至少不是最终的结果。从后来霍显东窗事发时的记载来看,对作为投毒者的淳于衍,史书上竟然没有交代一个字,再结合霍光一贯的作风,恐怕淳于衍前脚刚出诏狱的大门,后脚就已经踏入了鬼门关。原想靠着霍家飞黄腾达的淳于衍一家应该是暗地里被霍光送上了西天。

再来一个复杂点儿的,就是刘询的态度问题。以他的聪明才智,即便是在当时,他就完全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吗?我认为恰恰相反,至少从霍光跳出来建议不追究太医和侍女们的责任到霍成君入宫前这期间,刘询大概已经能猜到事情的真相了。但那个时候不能解剖尸体,也不能化验,没有真凭实据,刘询不敢说话。可哪怕有真凭实据,刘询又能拿霍光怎么样呢?下诏治他的罪?杀了他?刘询相信,自己只要敢有一丁点儿异动,恐怕下场不见得比昌邑王刘贺强。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