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第三十一章 威震西域 西域都护护西域

第三十一章 威震西域 西域都护护西域

前几年看过一部成龙大哥主演的片子,讲他所饰演的西域都护受人冤枉后被发配,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查清真相昭雪的故事。有朋友就问我:“西域都护是什么玩意儿?”

这个问题的答案说简单也简单,说不简单也不简单。西域都护最早出现于神爵年间,简单地说,它是一个官职,是汉朝在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长官。可要说起它的来历,就不那么简单了。

我们知道,汉代的丝绸之路并非一条道到底的直路,其从敦煌出发,然后分为南北两支:一支出玉门关经车师国向西北,一支出阳关经鄯善国向西南。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宣帝刘询派遣侍郎郑吉在离鄯善国百里外的渠黎[1]屯田。郑吉是会稽人,出身行伍,曾经多次随军出征,精通西域诸国的事务。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匈奴败退后,朝廷开始开发西域,通过丝绸之路与世界联系。但西域诸国并非一致向汉,它们很多立场也不坚定,更有不少国家依然和匈奴沆瀣一气,截杀途经西域的汉朝使节,阻塞丝绸之路。

这次宣帝刘询让郑吉去屯田,正是为了先做好粮食上的准备,以攻打阻碍汉朝通往西域的车师国。这年秋天,到了收粮食的季节,郑吉简单地收了收屯田的粮食,就联合西域诸国的胡兵一万余人和屯田的一千五百名汉军,直不楞登地向车师国挺进。

车师国原本也是汉朝的属国,但在昭帝的时候,匈奴单于出动四千骑兵控制了车师国。宣帝本始二年(公元前72年),刘询派汉军二十多万围攻匈奴,顺道就把控制车师国的匈奴骑兵给吓走了,车师国再次回归汉朝。这下匈奴单于怒了:“虽然匈奴已经不复以往的强大,但也不是你个西域小国可以看不起的。打不过汉朝,我还打不过你车师国!”于是,匈奴人便召车师国的太子军宿来匈奴。军宿太子知道匈奴人这是要他去做人质,他哪里肯去,一听到消息就赶紧逃出了车师国,跑自己外公那儿去了。太子跑了,车师国国王可跑不了,他只好又立了个叫乌贵的儿子为王太子。这个乌贵是亲匈奴的,老车师国国王一死(当然也可能是乌贵促其早死的),乌贵就做了车师国国王,还和匈奴人结了姻亲,带着车师国再次倒向匈奴,阻塞了汉朝通往乌孙国的道路。

郑吉的这次出击,正是要疏通这条被车师国堵塞的道路。当然,当年匈奴出动四千人就能让车师国人臣服,现在汉军有一万多人,车师国更加抵抗不了,郑吉很快便攻破了交河城。等破了交河城,汉军满城抓捕车师国国王无果,最后抓来车师国的大臣一问,郑吉才知道罪魁祸首乌贵并不在交河城内。原来,郑吉的大军刚出发,乌贵便知道大事不好,赶紧跑到交河城北边的石城躲了起来。

乌贵的想法很好:汉军远道而来,粮草必然不足,只要尽量拉长汉军的补给线,一旦军粮供给不上,郑吉就只能撤退;等他再有足够的军粮来进攻时,就是明年的事情了。

如果你要问乌贵,若明年汉军准备好足够的粮食再来怎么办?可能你得到的答复会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年的事情哪里管得了?!

应当说,乌贵的想法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郑吉攻下交河城后粮草告罄,剩余的军粮无法支持军队继续攻击石城,只好退兵。然而,乌贵没有充分估计自己的力量,车师国毕竟国小民寡,缺乏战略纵深。郑吉撤兵回到渠黎后,并没有如乌贵所愿准备来年再战,而是让军队稍作休整,把之前田里没收割的粮食收割完毕,转身又直扑石城而来。

这下乌贵傻眼了。这边郑吉的队伍刚出发,那边他就赶紧撒丫子往匈奴那儿跑,向匈奴单于求救。乌贵娶了匈奴人为妻,便以为自己在匈奴人那里很重要。其实,这时候匈奴人已经避汉军唯恐不及,哪里还会为了一个小小的车师国和汉军再起争端?单于对乌贵的出兵请求非但不予理会,还把他赶了出来。

被匈奴人赶出来的乌贵灰头土脸好不狼狈,他走投无路,只好又回到车师国。既然匈奴人抛弃了自己,为了保命,乌贵和国中一个叫苏犹的贵人商量了一番后,决定干脆投降汉朝。

乌贵虽没有什么坚定的信仰,却是个懂规矩的人,知道自己就这么去跟郑吉说要投降,郑吉大概是不会相信的。况且汉军来势汹汹势在必得,到时候他免不了要和整个车师国一起玉石俱焚。

那怎么才能取信于郑吉呢?

乌贵犯难了:献出金银珠宝和美女?自己好像舍不得;光着上身去负荆请罪?感觉没用;还是干脆认郑吉做爷爷?这个……

就在乌贵犹豫不决的时候,苏犹告诉乌贵:“大王,你只需要如此这般便可。”

乌贵听了苏犹的一番话,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对!既然匈奴不仁,也就不要怪我乌贵不义。根据苏犹的主意,乌贵率军突袭了匈奴边境的一个附庸小国,杀了国王后把国内的居民全数掳走,以示和匈奴断交,并以此作为诚心向郑吉投降的凭证。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