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大司马后,王莽依然保持着平日的节俭和谦卑。如果说他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更大的野心,恐怕也不尽然。因为这时刘骜虽然已经做了二十五年的皇帝,可他的年纪比王莽大不了几岁,在没有前车之鉴的前提下,王莽再怎么也不太可能打他的主意。做一个不同于之前其他王家人的大司马,想办法博一个世人眼中的好名声,然后物色下一任大司马的人选,这大概就是绥和元年王莽的执政纲领。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王莽辅政四个月后,即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三月,平时没什么疾病的刘骜跟赵合德睡了一夜,早晨醒来时还好好的,正坐在床边准备穿衣服起床,突然衣服掉落,他整个人一下子瘫在床上不能说话了——这是中风脑出血的典型表现。又过了大约十刻钟,太医宣布抢救无效,刘骜驾崩。
对于刘骜的死,我猜测有不少人想看野史的记载。诸如《西京杂记》那些我也看过,什么壮阳丹,头天晚上一次吃了十颗,然后那个什么流了一床,而当天侍寝的赵合德也因此畏罪自杀。
我认为这不太可信,任何一个皇帝的饮食起居都有专人在旁边盯着,何况是丹药一类的物品。医嘱一次一颗的玩意儿,不是他说吃十颗下人就会给他拿十颗的。所以,即便刘骜的直接死因真跟赵合德有关,那也应该是次要原因。
当然,我也没什么证据,可依照刘骜这二十几年憋屈的皇帝生涯——外受制于外戚权臣,无一事敢做主;内不能摆脱赵氏姐妹,甚至还有可能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儿子——来看,刘骜的内心一定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他才长期沉溺于酒色,而这种内心的煎熬更加重了酒色对其身体和精神的伤害,让他长期处于崩溃的边缘。刘骜的身体是没什么大病的,但也绝谈不上健康。在这样一种亚健康状态下,又到了四十出头这么一个年纪,突发脑出血并非不可能。而且,在脑出血丧失意识的状态下,人极容易出现大小便失禁,可能正因如此他才被后来那些猎奇的人牵强附会成了和《金瓶梅》里西门庆一样的下场。
刘骜驾崩以后,朝野臣民一片哗然。刘骜做皇帝的这二十几年,虽然没做多少好事,可他也没机会做什么坏事。因此,百姓纷纷将其死归罪于赵氏姐妹,而最愤怒的莫过于太后王政君,她要彻查其中的隐秘。在太后的授意下,大司马王莽带领丞相、廷尉和御史等轮流找赵合德了解皇帝发病前后的情形,结果,赵合德因承受不了这样大的心理压力而自杀身亡。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