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崇这么想,可他手下的人不这么想。现在樊崇手下的队伍不说战必胜攻必取,至少可以横行一方,干吗要随樊崇去长安投靠刘玄,做别人手下的手下?赤眉将领的想法也是有道理的:一旦解散队伍,就失去了说话的资本,且刘玄的底细他们都还没摸清楚,谁知道他心里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樊崇一听,觉得在理。樊崇这个人只是实在,一点儿都不傻。论能力,论实力,他可比长安城里面那群占了便宜的绿林军强不少,自然也不甘到头来任人鱼肉。于是他把队伍留在原地,自己带了二十多个将领来到长安接受更始皇帝的招降。
赤眉军就这样暂时解决了,但更始政权还有更重要的问题急需解决。
在地理位置上,长安比邻黄河,河北诸郡虽然名义上受更始政权节制,但刘玄要控制这些地方其实力有不逮。一旦另一股势力进入,这些地方很有可能脱离更始政权的控制。对于更始政权来说,比起赤眉军,眼下河北诸郡的归属和稳定关乎长安城里一众人是否能及时行乐,因此及早平定河北诸郡成了更始政权需要解决的最紧迫问题。
更始政权的那些实权派将军大多已然得了实惠,是不肯挪窝的,派谁去呢?刘玄知道,派去的这个人除了要有能力,还必须忠诚,否则只会给自己另树一个赤眉一样的强敌。
那派谁去好呢?虽然大家在内斗时表现得相当积极、果断,可一旦对外,却没有一人敢站出来承担重任,甚至连出谋划策也兴致索然。
在众人静默的时候,大司徒刘赐缓步出列。此人也是刘家宗室,在此之前及此后并未表现出什么特别突出或异于常人的地方。此刻此刻,他却站出来向刘玄保举了一人:“陛下,纵观宗室之中,唯有刘秀能担此重任。”
对于刘赐的建议,刘玄是有所犹豫的,朱鲔等人更是表示强烈反对,毕竟刘縯的头七才过了几个月。刘秀虽然看起来并不准备为自己的哥哥报仇,可把刘秀放出去,谁知道会出现什么情况?
刘赐也不知是为什么,或许是出于对刘秀、刘縯兄弟的同情,或许是出于对刘玄的失望和不满,虽然众人反对,他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刘縯是刘縯,刘秀是刘秀。观刘秀这几个月的表现,并无对陛下的怨恨,何况眼下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哥哥犯的错不应祸及兄弟。且臣斗胆,敢问陛下,除刘秀外,宗室之中尚有何人可用?”
这句话正中刘玄的命门,相比刘縯、刘秀,刘姓宗室之中确实没有出乎其类的人物。朱鲔等人虽然是刘玄的心腹,忠诚不成问题,但他们一来不是宗室,二来能力也不足独当一面。
那就刘秀吧?
刘玄左右为难,毕竟他心里有鬼又有愧,既希望能扩张地盘,又担心刘秀失去控制。最后,刘玄选择了一个他自认为可行的办法:任命破虏将军刘秀“行大司马事”,让他镇慰河北诸郡,但只给了他很少的士兵。
更始元年(公元23年)十月,刘秀带着他寥寥无几的手下出发了。
此时刘秀处境之危险和在长安其实没多大区别,而且到了河北该怎么办,前路又在何方,都是未知之数。
踏上征途,是生存,还是灭亡?
刘秀依然迷茫。
(https://www.vxqianqian.cc/4428/4428977/32164164.html)
www.vxqianqian.cc。m.vxqianqian.cc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