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书包网

收藏备用网址www.dier22.com不迷路
繁体版 简体版
第二书包网 > 大汉帝国全史(共五册) > 铜马皇帝

铜马皇帝

那么,有人就要问了:所谓北边的“铜马皇帝”,是谁呢?

还能是谁?当然是刘秀。

因为拒绝执行刘玄召他回长安的诏令,刘秀必须尽快彻底平定北方,以应对更始朝廷有可能到来的打击。当时,北方的起义军数量比东方和南方的多,巅峰时期甚至达到数百万之巨,只是各路义军之间组织比较分散,队伍间常以所在地的地名为号,外人则多统以“铜马”呼之。

但凡军队数量过多又缺乏统一、有效的组织,则必然会出现乱象。别的不说,单就“粮饷”二字就已经够让人头痛了。当然,一开始大家都是打土豪的。可当土豪打不着或者打完以后,粮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但每天两顿饭则是不能省的,于是大家便去抢,抢完一个地方就换一个地方再抢。铜马义军的此等行径着实与土匪、强盗无异。如果按我的看法,他们根本配不上“义”字,只能称之为铜马军或者农民军,甚至称之“铜马贼”亦无不可。而刘秀要彻底掌控北方,消灭这些大小不一的队伍就势在必行。

既然纯比数量不可能获胜,刘秀就需要精兵良将,可精兵不易得,良将更难求。怎么办?刘秀颇为苦恼,夜里思来想去怎么也睡不着,后来一想,干脆找个明白人问一下不是更好?于是他让人去传邓禹来帮他解决难题。

邓禹大半夜被叫也是一头雾水,甚至有些忐忑,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到了王宫,看刘秀衣冠整齐地坐在席上等他,邓禹才稍微安下心。然后,刘秀发问:“眼下需要精兵良将平定河北的铜马贼,不知兵、将从何而来?”

邓禹一听,原来是这事,心彻底放下,答道:“大王,精兵良将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啊。”

“哦?”刘秀顿时来了精神,难道自己已经有了精兵良将而不自知?“请问兵从何来?将才是谁?”

邓禹不慌不忙地回答:“请问大王,前些日子大王以弱击强,得胜王郎,何人出力最多?”

刘秀不明所以,想了想说:“是你咯?”

邓禹摇摇头,手往北边一指,刘秀顿时明白:“你是说渔阳、上谷的突骑?”

“对!”邓禹说,“突骑是天下精锐,得之可争天下,更何况区区铜马贼?”

“可现在渔阳、上谷,乃至整个幽州,都被刘玄的人把控着,奈何?”

邓禹上前一步,低声说:“眼下长安为赤眉军所迫,刘玄自顾不暇,哪里顾得上幽州,只要把苗曾等人杀了,幽州不就是大王你的了?”

刘秀深以为然:“可这件事不容易做啊,帐下诸将派谁去好呢?”

邓禹胸有成竹地说:“我给你推荐一个人,他还是我们的宛城老乡……不不不,真不是我,我说的是偏将军、建策侯吴汉。对,就是吴汉。别看他平时不爱说话,却是难得的大将之才。这事你让他去办,我保证一定成功。”

“好,就听你的!”刘秀这才觉得可以睡个好觉了。

第二天天一亮,刘秀便下令将偏将军吴汉破格提拔为大将军,但没给他多少兵,而是让他持节以更始朝廷使者的身份去幽州调动北地的突骑。

吴汉顶着大将军的名号出发了。可他到了幽州,派人到幽州各地传达刘秀调动兵马的命令,结果幽州十郡没有一郡响应。

这本也在大家意料之中。出发之时,刘秀对吴汉此行成事有几成把握,我们说不清楚,但他手下有不少人认定吴汉会在幽州吃瘪,早就准备好看吴汉的笑话。虽然现在幽州属于更始朝廷,而刘秀名义上是朝廷的一员,可他和刘玄之间的矛盾,当朝众人谁心里不清楚?现在的幽州牧苗曾就是刘玄派来制衡刘秀力量的人之一,他怎么会让刘秀调动地方军队扩充自己的实力,更何况是天下精锐的突骑?于是,不出预料,苗曾事先做了手脚,背地里勒令幽州治下十个郡的太守不得响应萧王的任何命令。

这下吴汉就有点儿尴尬了,自己虽不是光杆司令,可手下的人马着实不多,不可能以武力威胁别人。如果是一般的官员,遇到这种情况,无非是用自己头上的头衔来吓人,再不行就把自己背后之人的头衔搬出来吓人。如果还不行,那就没办法了。可吴汉觉得自己头上大将军的名号似乎并不怎么吓人,手中这不知是代表刘秀还是刘玄的使节更是不管什么用。那该怎么办?

若是换作其他人,第一反应恐怕是回去跟萧王从长计议,好在吴汉不是其他人。

吴汉原本是渔阳太守彭宠的手下,虽然是南阳宛城人,可他自幼家贫,只能跑到北方以贩马为生,后来得到刘玄的使者韩鸿的赏识,做了渔阳郡安乐县的县令。既然吴汉从未读过书却能被时人称为“奇士”,定然有过人之处。简单地说,就是吴汉此人天赋异禀,尤其是在军事方面。他不仅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当渔阳太守在刘秀和王郎之间犹豫之际力主支持刘秀,而且在其后与王郎所部的战斗中更是难得地表现出勇猛和果断。

吴汉此人秉性淳厚、拙于言语,你要是把他逼急了,他甚至连话都说不利索。因此,他平日里话不多,很少发表什么高见,属于那种八竿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角色。而古人与我们现代人在性格方面相似,话越少的人,动起手来往往越狠。说白了,他就是那种类似现代人说的“社会我吴哥,人狠话不多”之人。

一看幽州这情况,吴汉嘴上不说,心里却跟明镜似的。想都不用想,这肯定是苗曾在背后捣鬼。于是,吴汉做了个出人意料的举动:在手下的骑兵中选了二十个胆大心细的,然后带着这二十个人直奔渔阳郡而来。

吴汉刚一出发,当时在渔阳的苗曾就听说“大将军”吴汉要来,还带了人来,于是反复跟手下人确认吴汉带了多少人。

二十?苗曾心想:“老子这里现在要人有人,要枪有枪,他就是来两万人,也不能把我怎么样!来人啊,点齐兵马跟我去迎接吴大将军!”

苗曾一心要做压倒强龙的地头蛇。他带着大队人马出了渔阳城,在大路两旁列阵欢迎吴汉的到来。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