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北风怙兮失归期 上
“你对不起朕,但更对不起黎民百姓。”朱元璋语气渐渐发冷,猛地,他一声冷喝,“吴庸!”
“臣在!”
“朕命你彻查郭桓之供状,凡有涉案者,无论是谁,穷其原而搜罪之,不可放过一人!”朱元璋环视满殿朝臣,眼神冰冷刺骨,“诸卿敢有不务公而务私,在外赃贪酷虐吾民者,若能自首,朕予尔戴罪图功,若赖骨顽抗,就休怪朕不念君臣之情!”
“臣遵旨!”吴庸强抑下心中的激动,跪地领命。
相较他的激动,其他人则是有苦说不出。毕竟这满朝文武,除却少部分真正清正廉明之人,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不妥之处。以陛下的脾气,纵使他们主动自首,怕也讨不到好。但若不自首,以后被陛下揪出来,下场必然更惨。
而对比他们,麦志德等人更是心慌意急、如坐针毡。虽说陛下没有追问郭桓适才揭发的事,可越是不提,才越证明陛下记在了心里,不会善罢甘休。
赵瑁闭了闭眼。郭桓摆明了要鱼死网破,怕是已将一切都招了。饶是他们已扫清尾巴,且将他藏在暗处的证据和钉子处理干净,但也不代表他们就能安枕无忧。
毕竟,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当初他就该听长子所言,将郭桓干脆的杀了,否则也不至于如今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吴庸突地出声道:“陛下,不知赵大人他们要如何安排?”朱元璋冷睇他眼,“怎么审案还要朕教你?但有嫌疑者,即刻羁押入大理寺!詹徽,你亲自盯着!”
“是!”詹徽领命。
朱标皱了下眉,“父皇,赵大人年事已高,郭大人适才所言也不过一家之辞,尚不知真假,也无据取证,即刻羁押恐是不妥,不若就让赵大人暂时禁足家中,有审讯时再行传召。”
朱棣抬了抬眼,父皇怕是又要着恼了。果不其然,朱元璋眼神一冷,但最后终是允了太子所求,“吴庸,着人将赵尚书送回尚书府,让人仔细照顾。”
“是。”吴庸心中一笑。太子眼下越是替赵瑁求情,日后赵瑁死的才会越惨。
朝会散后,麦志德等人立即被侍卫押走了。众臣互望一眼,心事重重的各自散去。
朱棣与徐达不紧不慢的走在最后,徐达压低声道:“赵瑁那老匹夫对太子影响甚深,兼之赵瑁后头还有那一帮子人,之后怕是还是闹一场。待澄清了你身上的污水,你寻个机会让陛下放你回北平府。”
朱棣颔首:“小婿明白。”
“另外,东边那位你莫要太亲近,但也不必太疏远。”徐达眯眼望向东边的殿宇,眼底闪过一抹冷色,“允恭性子赤诚纯直,却也不是谁都能利用的。”
朱棣微蹙眉:“不如让他去北平府,正好长吟也时常念叨他。”
徐达笑了笑,拍拍他的肩,“等他再历练几年,我才放心让他去帮你,要不然以他现在那性子只能给你添麻烦。再过三二月便是孝慈皇后的周年祭,届时你让长吟将几个孩子都带回来,大半年未见,也不知淮真那丫头有没有想我这个外祖父。”
提及爱女,朱棣也柔软了面容,“每回长吟训她,她便嚷着要收拾包袱去找外祖父。这回我归京,要不是长吟盯得紧,怕是就让她藏到马车里跟着来了。”
徐达哈哈大笑,“她这性子跟长吟小时候一模一样。”
远在北平府的徐长吟和淮真不约而同的打了个大喷嚏,惊得正试图翻身的高燧一个激灵,骨碌一下又滚回了被窝里。
淮真顿时乐不可支,将他从被子里扒拉出来,“娘,燧儿好笨啊。”
徐长吟摸摸她的额头,见体温无异常,才没好气道:“五十步笑百步罢了,你小时候比他还笨。”
淮真才不信,父王可是说她最聪明了。
“娘,父王什么时候回来呀?”
徐长吟抱过高燧,闻言叹了口气,“娘也不知道。”之前李彧招供后,荆苏将相关卷宗供词抄录后呈给了她,端只其中一二事,她便知这回的案子怕是小不了。可惜北平府离京城天高路远,消息迟滞,也不知如今京中是何情形了。
这时,殿外传来歘歘地脚步声,似是十分急切。
“怎么回事?”徐长吟瞟眼外头。
“奴婢去瞧瞧。”罗拂忙走了出去。
不多时,罗拂皱眉进来,“娘娘,是北苑那边的小太监,说是今日清理含颦池时,在池底发现了几把兵器,看制式似是前朝那会的。”
“兵器?”徐长吟有些意外,但也并不十分惊讶,毕竟这座燕王府曾是北元王宫,留有前朝的一二件器物也不出奇。“给明管家或荆长史看过了?”
“尚未,那小太监一发现就来禀报了。”罗拂摇摇头。一瞧那小太监的眼睛就知心思多的很,怕是想拿这点发现来王妃面前讨个好。徐长吟一笑,“行吧,出去瞧瞧,我还只在父亲那儿瞧过前朝的兵器。”
说着,她将高燧交给乳娘,起身往外走去。
“娘,我也要瞧。”淮真嚷着赶紧跟了上去。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