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民间的作物,皇帝已经做好此物味道不堪入口的准备,却不想,红薯实际上口感和味道,要比他想象中好很多,甚至算得上惊艳。
“红薯,闻所未闻,没想到是这等好东西,要是真如战报上说的那样,大洲何愁不能缓解灾情?”
没想到,顾肖军还能发现如此妙物,眼下,宫中已经没有经费采买,要是能够把一批红薯运到京城,还能支持宫中的开销一段时日。
皇帝慢条斯理地把红薯吃完,用帕子擦了擦嘴角,笑着吩咐下去,命翰林院拟旨,下旨令鹿关百姓,把收成的红薯上交朝廷。
圣旨过完流程,传到边关,恰恰是在一个月后。
传令使传旨到边关,当地百姓得知皇帝竟然下旨收缴收成,全部都炸了。
传令使被围在镇北军军营门外,无数道目光恨不得把传令使洞穿。
“大家稍安勿躁,陛下体恤民生,知道大家耕作辛苦,是以只收取百分之三十,剩下来的就全是大家的了!”
传令使脸上挂着官方的笑容,故作一副大方的模样,把本就心有不满的百姓气够呛。
站在人群后头的百姓低声暗骂:“厚颜无耻!”
他们受苦受难的时候,皇帝‘爱莫能助’,现如今他们有了可以救命的作物,皇帝就想到来搜刮民脂民膏,不是无耻是什么?
亏他们卡的时间那么恰如其分,就在第一批红薯成熟的时候来,张口就说要收走作物的百分之三十。
顾将军教他们耕种,给他们藤苗,尚且不好意思要第一批红薯,而是从第二批红薯里要五分之一,还是因为镇北军粮草无以为继,才开的口。
他们辛辛苦苦耕种一个月,好容易有第一批收成,加上他们耕种经验不足,因为担心种不出来,根本不敢种太多,第一批只是试种,红薯的产量,只是堪堪够一家人吃用罢了。
还以为皇帝有什么作为的百姓闻言,不敢置信,皇帝于赈灾上,没有任何作为不说,还想把灾区百姓辛苦种出来的作物收缴部分,他是脑子坏了么?
百姓面色阴沉,目光阴翳地盯着上方的传令官。
顾肖军这段日子未离开鹿关一步,知道当地百姓在大旱之后,过得多艰难。
这种时候要收走百分之三十的收成,无异于断了他们的后路,传令官要是一意孤行,一定会引发暴乱!
“大人,容我说一句,无论是军中还是百姓,大家担心作物难以在旱地里种出来,所以只是尝试种植,范围很小,大人可以到田里去看,第一批红薯收成,都不够百姓们填饱肚子,这批粮食收上去,百姓们就只能等着被饿死。”
此事问题的严重性必须说出来,加上百姓情绪激动,顾肖军没功夫拐弯抹角。
得知要被收缴作物的消息,附近几个村庄的百姓都来了,他们就如一堆柴火熄灭后的余烬,只需一点干草,就会燃起熊熊大火。
中伤传令官一事,可大可小,尤其如今那位皇帝不是贤明之辈,还是小心处理为好。
“百姓们就靠着这一口吃的活,陛下最是关心民生,自是不忍看百姓受难,不然也不会命我早些带领西北的百姓,度过眼下的难关不是。”
一秒记住www点dier22点com,最新小说等你来